地名故事

象庄村

发布时间:2025-09-24 来源:厚重盟津



图片


象庄村地处邙山南麓,是洛阳市孟津区平乐镇的一个村,关于村名的由来,有两个传说。

相传东汉时,汉明帝刘庄尊崇佛教。天竺的僧侣都想到中国宣传佛法,但得知路途遥远、言语不通等困难后,不少人都放弃了。一位高僧决心前往中国弘扬佛法。夏天,他躺在地上受暴晒;冬天,他在寒风中站立,磨炼意志。他四处学习中国的方言土语、历史文化。他的决心感动了寺院前的一尊石象。一天,石象突然对高僧吐露人言,愿意驮他到中国去。高僧认定这是佛祖的安排,于是答应了。

石象驮着高僧历尽劫难后,终于到达东汉都城洛阳城下。当时的人们从未见过大象,都来看稀奇。一位老者想喂它青草,可大象极为疲劳,站在路旁一动不动地休息。老者说:“这大象跟石象一样,真怪!”这句话泄露了天机,大象立刻恢复了本来面目,变成了石象,永远站在了那里。后来,石象附近形成了一个村子,以大象命名为“象庄村”。

第二个传说与董卓乱政有关。董卓生性残暴,率兵到都城洛阳,控制了中央政权,废掉汉少帝,立陈留王为汉献帝。随后,他蓄谋篡位,四处寻找吉祥物,为称帝做准备。一天,他在嵩山苍狼谷叩头崖下发现了一块酷似大象的巨石,就想把它运到洛阳。当时正值寒冬,他调集官兵,沿途泼水,等路面结冰后,再前拉后推,将巨石运往洛阳。春暖花开时,巨石才被运到离洛阳城四里的地方,官兵只好先把巨石放在那里,待来年冬天再运。不久,诸侯开始兴兵声讨董卓。董卓挟持汉献帝至长安,遂弃巨石。

象庄村的石象立于村南小院一个水泥池中的基石上,基石长3.8米,宽1.2米,厚0.3米;石象身长3. 75米,宽1.20米,高2.75米,系整块石灰岩雕刻而成;石象呈行走,头向东南,象头硕大,象眼小巧,眼睫毛线条清晰可见,使石象显得呆萌可爱;紧贴象身的两只大耳朵保存相对完好,如扇面,皮皱的雕刻惟妙惟肖;可惜象牙、象鼻已残断,背上、腿上都出现了裂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