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故事

家住孟津河

发布时间:2019-08-22 来源:农民日报 逯玉克

孟津,隶属河南洛阳,是一个古老的县邑,老到《尚书·禹贡》里都有注解:“孟为地名,在孟置津,谓之孟津。”

既然“置津”,那肯定有河呗。

是的,孟津南部的邙山发源有两条河。一条在孟津县横水镇东部,叫瀍河,据传那儿曾为炎黄母族有蟜氏的故乡。另一条滥觞于孟津县朝阳乡瓦店村的一条沟壑。传说伏羲氏时,这条小河曾有背负“河图”的龙马出现,后人据此称其为图河。至今,卦沟、负图、上河图、下河图,这些独特奇妙的村名,还有图河岸边始建于晋代的龙马负图寺,以及寺内众多的名人题词与碑刻,无不在佐证这个传说的真实。

两条河都很小,小到摆不下一条船,小到无须开渡口。很遗憾,它们都不是孟津河。不过,它们却注入了孟津河。

黄河流经孟津的那段(恰好是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叫孟津河。与孟津河同行的是邙山。

崤山的险峻、函谷的深幽之后,秦岭余脉的崤山支脉自西向东蜿蜒到洛阳时,已没有了关中的崔嵬高峻,只能英雄迟暮地逶迤成岭,这便是邙山。

邙山之南,伊洛盆地边沿的洛水之阳,雄踞着一座千年帝都:洛阳。

江山本无主。地老天荒中,山在这儿亘古高卧,水在这儿万古奔流。终于,随着中国第一个朝代——夏代的出现,邙山黄河之间的这块土地,成了孟涂氏的封国。不知又过了多少年,有人在河边开了个渡口,于是这片山川破天荒有了自己的名字——孟津。

黄河不像长江,有许多别名,除了源头,就黄河这一个名字。那么,何以有“孟津河”之称呢?这应该源于《乐府诗集》中无名氏的《折杨柳歌辞》:“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至唐,生于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但在孟津居住了19年的大诗人王维,沿袭并光大了这种称呼,其《杂诗三首》其一云:“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自此,“孟津河”真正成为黄河孟津段的别称。

像黄河一次次泛滥改道、又一次次淤泥覆盖,历史赋予了孟津河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但从《乐府》流过,还从更早的《诗经》流过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知道吗?《诗经》开篇的这首千年情歌,就诞生在孟津河。“河之洲”的“河”,就是孟津河。“河之洲”的“洲”,在孟津白鹤乡。

孟津河里还有孟津鱼。《史记·周本纪》载:“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这是个偶然事件,还是殷亡周兴的吉兆?不得而知。但这条孟津白鱼已经青史留名。“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李白这几句诗,更是确立了孟津黄河鲤鱼的品牌。

有河就会有渡口,孟津河有个著名的孟津渡。天下渡口何其多!但恐怕没有哪个像孟津渡,承载着一段变革天命、影响深远的厚重历史。

“秋风飒飒孟津头,立马沙边看水流。见说武王东渡日,戎衣曾此叱阳侯。”(唐·胡曾《咏史诗·孟津》)武王伐纣,两次孟津会盟,赋予了这个黄河古渡特殊的历史意义。

东汉时,孟津渡又变成了孟津关。黄巾起义,天下大乱,汉灵帝便在洛阳周围设汉函谷、伊阙、轘辕等8关以拱卫京师,其中就有孟津关。西晋,杜预曾在这里架起黄河上第一座浮桥。北魏,又置河阳三城于南北两岸及河中沙洲上。

孟津渡还包括另一个黄河古渡:云水渡。秦末,这里上演了刘邦绝河亡秦的故事。

孟津渡,黄河上的千年古渡,摆渡着沉重的历史,摆渡着历史的走向,摆渡着天下苍生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