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图街道始终坚持以党建为统领,锚定基层高效能治理目标,通过建强组织、完善体系、凝聚合力、防控风险,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筑牢基层治理“压舱石”。
一、建强“红色堡垒”,激活治理源动力
街道聚焦基层组织建设,持续推进网格、物业、业主组织、党组织“四个全覆盖”,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体系。为强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设置党员楼栋长挂牌70块,明确责任区域与服务内容;同时广泛动员150余名在职党员下沉社区,参与环境整治、政策宣传、便民服务等工作,让“红色身影”活跃在治理一线,以党员带头带动群众参与,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二、完善服务体系,破解治理难点题
针对无主物业小区管理“真空”问题,街道探索建立“4+1”社区服务体系,通过统筹街道、社区、党员、志愿者力量,联动相关职能部门,实现消防队家属院等6个无主物业小区“动态清零”,有效解决小区卫生保洁、设施维护、安全管理等难题。此外,以社区、小区、楼院为单元,科学划分网格145个,构建精细化治理网络,累计指导社区开展居民议事协商活动13次,成功化解小区环境整治、物业纠纷等民生问题56件,让治理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三、凝聚多元合力,构建共治新格局
街道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代表委员下沉网格听民意、解民忧;同时引导辖区快递员、外卖员等新业态群体发挥“移动探头”优势,融入社区网格联动治理,形成“党组织牵头、多元主体参与”的共治格局。通过搭建多方沟通平台,打破治理“单打独斗”局面,让企业、社会组织、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共同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四、强化风险防控,筑牢安全防护线
坚持以法治思维推进信访工作,对信访局、12345 政务服务热线转办工单实行“接诉即办、限时办结”机制,确保诉求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处置。今年以来,累计办结“12345”便民服务热线诉求762件,排查矛盾纠纷90余起,成功化解85起,化解率达94%。针对重点人员管控,细化源头治理措施,全面排查管控严重精神障碍患者43人、“六失一偏”人员45人、在册邪教人员21人,严格落实“一人一册、一事一档”,通过领导包案、心理疏导、关爱帮扶等举措,切实消除风险隐患,守护辖区安全稳定。
下一步,河图街道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以更实举措、更优服务回应群众期待,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具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