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茎基腐病是一种真菌性土传病害,近年来在我区扩展蔓延明显加快,发生危害逐年加重,对我区小麦生产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小麦茎基腐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种植抗病品种和健身栽培为基础,种子处理为核心,早春药剂防治为辅助,抓住关键时期,强化播前预防,大力推行统防统治,有效控制发生危害,确保小麦生产安全。
防控技术:
1、选用抗(耐)病品种。可选用丰德存20、郑麦136、周麦27、泛麦8号、西农519、洛麦26号、中麦578等抗(耐)病品种。
2、加强健康耕作栽培。一要精细整地。秋作物收获后做好清洁田园,秸秆还田地块应采取措施加速腐熟,发病较重的田块,尽量避免秸秆还田,减少病原菌积累。二要科学施肥。要进行平衡精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和锌肥,注意增施腐熟有机肥和芽孢杆菌、木霉菌等生防菌剂。三要高质量播种。重点做到“适期、适量、适墒、适深”播种,避免播种过早或过深,减轻病害发生。
3、全面推行种子处理。可选用三氟吡啶胺、吡唑酯·丙硫·噻虫嗪、苯甲醚·咯菌腈·噻虫胺等。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时,可加入适量氨基寡糖素、芸苔素内酯、赤·吲乙·芸苔、寡糖·链蛋白等诱抗剂和生长调节剂,以促进小麦出苗、生根、分蘖和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逆能力。
4、注意早春药剂防治。返青期是控制小麦茎基腐病春季发生危害的重要时期,可选用丙硫菌唑、丙硫唑、吡唑醚菌酯、叶菌唑、氰烯菌酯、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氯氟醚菌唑等单剂及其复配药剂,以每亩30千克以上的药液量对准麦株茎基部喷淋,以确保防治效果。推荐采用背负式人工喷雾或自走式施药器械喷雾,操作时注意调低喷头高度和方向,适当加大用水量,重点喷施小麦茎基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