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目前我区秋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未来发生趋势

发布时间:2022-08-26 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一、当前秋作物病虫发生情况

截至8月23日,全区玉米、花生、大豆、水稻等主要秋作物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103.7万亩次。发生的主要病虫有甜菜夜蛾、粘虫、棉铃虫、花生叶斑病、水稻纹枯病、稻飞虱等。各类作物田甜菜夜蛾虫量较高,发生程度重于常年同期。

1、甜菜夜蛾:各类作物田均有发生,一般地块百株虫量10-30头,严重地块百株虫量50-100头。

2、粘虫:主要发生在禾本科作物田。一般地块百株虫量10-20头,严重地块百株虫量30-50头。

3、棉铃虫:玉米田、花生田、大豆田均有发生。一般地块百株虫量5-15头,严重地块百株虫量20-60头。

4、玉米螟:平均百株虫量12头,最高45头。

5、玉米大斑病:平均病叶率2.5%,最高30%。

6、花生叶斑病:平均病叶率8.6%,最高40%。

7、花生茎腐病:平均病株率5%,最高10%,平均病叶率5%,最高25%。

8、大豆叶斑病:平均病株率6.8%,最高15%,平均病叶率7%,最高15%。

9、水稻纹枯病:平均病株率32.6%,最高50%,平均病丛率45%,最高80%。

10、稻飞虱:平均百丛虫量266头,最高1000头。

二、未来发生趋势

综合各种因素分析,预测我区秋作物后期主要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需重点关注的病虫害有草地贪夜蛾、甜菜夜蛾、粘虫、棉铃虫、玉米螟、玉米蚜、玉米南方锈病、玉米大斑病、花生叶斑病、谷瘟病、谷子白发病等,其中玉米螟、甜菜夜蛾、玉米田棉铃虫偏重发生,玉米南方锈病暴发流行风险较高,草地贪夜蛾在晚播玉米田存在局部暴发成灾风险。

预报依据:

1、秋作物种类多、种植结构复杂,适宜棉铃虫、甜菜夜蛾等杂食性害虫在各寄主转移为害;加之前期干旱,我区秋作物播种期拉长,玉米生育期参差不齐,草地贪夜蛾有可能在个别生育期晚的地块严重为害。

2、目前病虫害发生总体偏轻,但部分病虫基数较高,且呈持续上升趋势。

3、未来天气条件对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总体有利。根据气象部门预测,8月27-28日有降水天气过程,23-28日受持续冷空气影响,气温明显下降;9月份降水量偏少0~2成,平均气温偏高0~1℃。

夏季降雨时空分布不均,降雨偏多地区,对玉米南方锈病、大小斑病、花生叶斑病、花生茎腐病、谷瘟病等病害发生有利,特别是受8月下旬台风可能北上影响,玉米南方锈病流行的风险加大,需要高度警惕。夏季的强对流天气多,有利于棉铃虫、粘虫等杂食性害虫的转移、暴发为害和草地贪夜蛾、粘虫外地虫源的迁入;降雨少、天气比较干旱的镇村将加重甜菜夜蛾、玉米蚜虫发生危害程度。

三、注意事项

1、应选择早上10点以前,下午4点以后用药,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用药液量,也可以更好的增加作物的受药液量和渗透性,有利于提高防治效果。

2、为避免该农药抗药性的产生,一季作物或一种害虫宜使用2-3次,每次间隔时间在15天以上。


(撰稿:张华敏 审核:赵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