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西霞院街道柴河社区文化活动广场建筑工地上,平整土地,铺设管道等工程如火如荼,一派忙碌的景象。该项目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规划建设凉亭、健身区、休闲步道等设施,将为青山绿水的柴河社区增添一处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万佛山环绕中的柴河社区,依山傍水,古朴秀丽。辖区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佛山石窟,有收藏全国书法名家770件石刻作品的镌苑碑林,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村中常住人口不断减少,成了不足百人的“空心村”。
一拆一建又植绿,古村落旧貌换新颜
如何让“空心村”焕发生机,再现活力?柴河社区借助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东风,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对环境进行改造提升。拆除私搭乱建56处,完成103户水冲式厕所改造,高标准建设了社区公厕,在辖区主干道栽种了 樱花、银杏、黄金槐等100余棵,绿化1200余平。这一系列举措彻底改变了社区“脏、乱、差”、无人问津的局面。干净整洁的宜居环境,舒适便捷的公共设施吸引越来越多的居民回归家园,在老屋、老房里休闲游乐、谈笑风生。
一修一补又改造,旧民居焕发蓬勃生机
人居环境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完善,公共服务的提升为乡村振兴拓展了空间、聚集了更多的资源要素。柴河社区依托自身优势,从文化入手,做大做强特色文化产业。整合闲置资源,将老家老庄、老院老墙、老屋老房重新改造,打造艺术家聚集的“画家村”。画家驿站、太极书院、“村里的家”……20多个老旧院落经过升级,成为极具文化气息的网红院落。得益于特色文化的挖掘,如今前来写生、游览的人越来越多,曾经冷清的柴河社区焕发勃勃生机。
一村一品又运营,乡村振兴齐步走
柴河社区的发展影响和带动了周边社区的共同发展。西霞院街道街道坚持“重规划、调结构、提品质、促融合、树品牌”的产业发展思路,积极探索以柴河社区为龙头、济涧沟为中轴线,柴河(文旅产业)、郭庄(蜜果之乡)、济涧(中草药基地)、送庄(休闲度假)、东寨(港航中心)五个社区连片发展沟域经济,打造民俗文化、特色采摘、温泉旅游、休闲度假、水上游艇为一体的绿色、低碳、循环的乡村运营模式。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重现路遥《平凡的世界》里双水村风貌的特色民居“村里的家”成了周边游客的网红打卡地,读书分享会、公司团建、主题教育等特色活动一个接着一个,欢声笑语让整个院子充满了生气,幸福洋溢在整每个人脸上……。
(撰稿:卢晓敏 审核:张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