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常袋镇东地村石榴园区,千亩石榴园枝繁叶茂,一个个石榴长势喜人,丰收在望。“现在正值石榴生长中期,有的石榴都有一斤多重了,加上这些日子雨水充足,对石榴生长大有益处......”东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王强说,从他的言语里,仿佛看到了石榴丰收的景象。
近年来,常袋镇围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目标,聚焦产业兴旺,不断加快现代农业规模发展。位于常袋镇北部的东地村抓住机遇,大力种植软籽石榴—突尼斯,并结合自身优势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打响特色石榴品牌的同时带动村民致富实现乡村振兴。如今的东地村已是远近闻名的“石榴村”,这里种植的突尼斯软籽石榴,因品质好,品相佳而深受欢迎,已连续举办5届石榴采摘节,累计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
据了解,东地村作为常袋镇石榴主产区,2013年确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软籽石榴工作思路,成立东红农业合作社,2016年注册“东帝”石榴品牌。在常袋镇党委政府的引领下,通过修建冻库、拓宽线上销路的方式促进种植户增收,同时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村集体经济也大幅提升,将小石榴做出大文章。目前,全村共种植软籽石榴1800余亩,成为洛阳市连片种植规模最大的石榴园区。2021年以来,常袋镇依托现有石榴园区现状并结合未来发展规划,积极申报了全国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农业农村部于2021年4月批复。
今年以来,常袋镇围绕“五星”支部创建,紧抓实施全国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契机,以石榴产业为主导,以东地、潘庄片区为核心区域,建设石榴小镇。扩大种植规模,实施新增1000亩石榴种植计划,注重精品培育,统一园区标识,完善百余个种植基地设施,形成规模产区。延伸产业链条,投资168万元建设石榴汁加工项目,研发销售石榴深加工产品,实现产销研一条龙。注重科技兴农,投资132万元建设智慧农业和钢结构大棚项目,提升石榴园区管理系统,实现种植湿控等智慧管理。创新营销模式,完成石榴游园建设,发挥淘宝村作用,线上线下联合推广,促进农旅互促共融,提高产业富民获得感。
石榴园区的成功打造和历届石榴节的成功举办,实现乡村经济良好发展,让常袋镇党委、政府看到机遇,将持续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未来,常袋镇还将在千亩石榴园中打造展示中心,建设观景步道,并修建天然休闲度假场,以全面发展全镇石榴观光农业,大兴乡村旅游业,打造闪亮的乡村名片。
(撰稿:刘翠翠 审核:李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