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开

横水镇: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四篇文章” 深入推进残垣断壁整治行动

发布时间:2022-06-14 来源:横水镇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横水镇突出问题导向,将残垣断壁整治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集中攻坚,坚持外在“清理”,内在“调理”,面上“美颜”,全面做好“四篇文章”,倾力绘就美丽宜居乡村新画卷。

一是充分尊重民意,做好“拆”的文章。横水镇聚焦环境脏乱差、房屋安全隐患、农村土地紧张等问题,在充分征求民意的前提下,率先启动断壁残垣“清零”行动。(1)深入排查,摸清底子。对全镇各村、社区所有残垣断壁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排查测量登记,通过实地走访将所有人姓名、位置、产权性质及现场照片逐一标号建档,并及时上报镇农业服务中心存档备案。(2)广泛宣传,争取支持。利用张贴标语、悬挂条幅、入户走访、发放宣传资料、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形式,强化对残垣断壁整治工作的宣传,提高群众思想认识,营造依规清理、依法整治的良好氛围。(3)多措并举,抓好实施。通过前期认真细致摸排沟通,绝大多数群众选择由村委集中拆除危房、残垣断壁等,村委结合房屋现状和工作实际,按照“一户一策”方式,努力做到“应拆尽拆”,确保群众满意、和谐稳定。 

二是注重文化传承,做好“修”的文章。在残垣断壁治理中,横水镇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原始村貌的保护和传统文化的传承,留住乡村美丽记忆。(1)就地取材,巧用“废物”。按照干净整洁有序标准,对老旧房屋进行基本功能修复及规范提升,将闲散的农耕农具、陈砖旧瓦、老什物件进行艺术拼接,以打造“美丽农家”为目标,引导农户有物出物、有钱出钱、有地出地、有力出力,将旧院子整成新样子。(2)修旧如旧,统一风貌。对不同类型村居建筑物进行规划设计,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乡村微景观,突出“乡愁”,本着集约节约的原则,在保留村庄原貌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村庄历史和文化,提升人居环境整治内涵。(3)典型示范,打造亮点。结合传统村落保护、乡村近郊游等,以小浪底专线临近村庄整治为重点,精心规划“美丽铁楼”、“花园文公”、“魅力红光”,积极运用手绘墙体字、画的形式,把文化嵌入破旧墙体,融入百姓生活,努力打造“一村一品”,形成“一村一特色,一墙一风景”。

三是坚持分类施策,做好“建”的文章。按照宜建则建、宜园则园、宜林则林的原则,因地制宜打造“小游园”“小果园”“小菜园”。(1)残垣断壁变身“小公园”。经过充分调研,了解到很多农户自家门前老屋快要倒塌不想再维修翻盖,针对部分经济基础好、重视休闲娱乐的农户,由支部书记亲自上门做工作,规划设计“残垣断壁改造成微型小公园”方案,由户里自行拆除并改造完成,打造美丽庭院。(2)残垣断壁变身“小游园”。为进一步拓宽农村公共空间,积极发动村内热心公益事业的农户,采取有偿收回旧屋宅基地用于建村级文化广场、健身娱乐场所、公共卫生间等,并通过规划见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等措施打造群众身边功能丰富的小游园。(3)残垣断壁变身“小菜园”。针对拆除的危旧房屋和残垣断壁,对腾出的空地进行回填,将被拆除的地块用砖头围起来设计创意小菜园,交还村民自行种菜,不种菜的就交由村集体进行绿化,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更是助力了乡村环境绿化,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面貌,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颜值”。

四是强化考核问效,做好“管”的文章。通过落实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等,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持续巩固整治活动成果。(1)凝聚合力,高位推动。横水镇先后召开断壁残垣整治推进会议3次,研究制定专项实施方案,成立清理整治工作专班,发动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网格员共同参与,层层推进,确保整治活动扎实推进。(2)强格赋能,压实责任。以村级网格为抓手,结合实际,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策”原则,倒排工期、挂牌销号、分类实施、全面拆除,推行“日排查、日整治、日通报、周汇总、周分析、周总结”工作制度,以考核奖惩倒逼责任落实。(3)加大投入,集中攻坚。通过先易后难、逐个突破、以点带面的方式,组织人力物力、调用机械对村庄内危旧房、长期闲置的空心房、破烂圈舍、残垣断壁及简易草棚等进行拆除,在全镇掀起了残垣断壁整治热潮。

截止目前,横水镇共拆除违规建筑1398处,拆除残垣断壁1056处,清理生活垃圾115万吨、乱堆乱放5800余处,更换环保垃圾桶185个,横水镇人居环境颜值得到进一步提升。下一步,横水镇将进一步压紧责任、集中力量、持续攻坚,加速推进,加大排查整治力度,全力拆除残垣断壁和废弃房屋,确保应拆尽拆、一户不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撰稿:黄振先 宋武龙 审核:杨军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