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时间:2020-10-30

地点:孟津县政府三楼会议室

内容:孟津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文字实录>>

     

【主持人】:网民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赵莉县长做客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

【赵  莉】:主持人好,网友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翠绿的北邙山、蜿蜒的瀍源河、美丽的小山村、兴旺的特色产业……短短几年间,一个个生态宜居的乡村美景,犹如一幅幅清新可人的山水画卷,在孟津乡村徐徐展开。今天赵县长将为我们讲述孟津县如何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赵  莉】:孟津是全省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县。在乡村振兴的先行先试中,我县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农业提质增效、农村繁荣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十强县、河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等荣誉,成功探索了河南乡村振兴“孟津模式”。

【主持人】:赵县长,能讲一下什么是我们乡村振兴的“孟津模式”?

【赵  莉】:我县始终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坚持以“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为统领,以“农业、农村、文化、旅游四位一体融合发展”为方向,全面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浓墨重彩绘出孟津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一是综合治理铸就乡村新颜值,二是现代农业引领产业新业态,三是沟域经济打造富民新引擎,四是文化惠民点亮百姓新生活。

【主持人】:赵县长,孟津县在乡村综合治理上都下了哪些功夫?

【赵  莉】:举个例子来说:明达村就是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给乡村带来天翻地覆精彩“嬗变”的一个缩影。还有常袋镇马岭村,通过综合整治,村庄白墙黛瓦、村道绿树成荫,游园景色靓丽、农房汉魏风韵……不仅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已成为村民的新追求,组建起的健步队达200多人,每天刚蒙蒙亮,他们身着统一的服饰,迈着矫健的步伐,和着欢乐的音乐节奏,绕村步行已成为他们必做功课。近年来,我县围绕省“四美乡村”建设要求,按照“村里村外不见垃圾,房前屋后见缝插绿,厕所污水一并治理,清洁家园人人出力”的工作思路,高起点谋划、高规格设计、高标准推进,不断提升全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产生“蝶变”,涌现出常袋镇马岭村、小浪底镇明达村、朝阳魏家坡村、白鹤镇十里村等一大批乡村振兴示范村。我县还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和文明村镇为抓手,按照农村畅通工程、环境净化工程、乡村绿化工程、村庄亮化工程等工作,科学划分出示范村、示范片和示范镇,一村一策,分类推进。先后拆除残垣断壁和违章建筑1300多处,清理村内沟渠坑塘2300多处、积存垃圾63.2万吨。新安装路灯1600多盏,在村内新栽植树木359万株,已建成“绿庄”156个。我县被授予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县,是洛阳市唯一获得此荣誉的县。

【主持人】:赵县长,咱孟津县被誉为洛阳市的“菜篮子”,能给我们讲讲这个美誉的来历吗?

【赵  莉】:近年来,孟津以建设洛阳市最大的“菜篮子”为目标,创建了送庄粱凹、平乐象庄、会盟铁炉等多个蔬菜产业发展基地,并达到了有示范园区、有专业合作社、有育苗车间、有质量检测站和有批发市场的“五有标准”。先后推广无土栽培、蜜蜂授粉、生物灭虫、节水滴灌等20项适用技术;引进荷兰茄子、以色列番茄、美国车厘子、日本网纹瓜等名优新品种50多个,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7万亩,实现了四季生产,全年上市。蔬菜产业发展只是孟津聚焦农业现代化,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三产融合发展为引领、特色发展为方向,持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一个缩影。孟津县以林业生态工程、标准化果园建设为重点,改造树型、提高品质,实现产品升级效益提高。目前,全县林业总面积达到35万亩,其中果树达到10万亩,建成孟津酥梨、大粒樱桃、软籽石榴、高产葡萄、优质鲜桃、薄皮核桃等“六大特色”果品生产基地,年产商品果200多万吨。我县牢固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理念,坚持“绿起来”与“富起来”相结合,大力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这一新型经营组织,不断加快传统养殖业向集约化转型,建成省、市级标准化规模无公害奶牛养殖场6家、奶牛养殖小区4个,存栏奶牛14075头,年产鲜奶13万吨。目前我县有规模化养猪场42家,存栏生猪39228头。孟津县初步形成了蔬菜配送、粮食加工、畜禽养殖等“五大龙头产业群”。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孟津地处邙山腹地、黄河之畔,“三山六陵一分川”是其特殊的地貌写照,沟壑纵横的地形一直是横亘在沟域发展面前的巨大障碍。那么,孟津县是如何破解沟域发展的“短板”和“瓶颈”的?

【赵  莉】:沟域经济的生命在于特色发展、融合发展,为此,我县按照“生态引领、产业相连、高端高效、农旅融合”的沟域发展理念,坚持一产起步打基础、二三产业添活力,把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落实。通过对沟域内部环境、自然景观、特色产业进行集中规划,我县建成不同产业融合、特色鲜明的沟域经济带10多条,走出了一条沟域综合治理,支撑生态保护的绿色发展之路。在此基础上,我县坚持“一沟一产业、一坡一亮点、一域一特色”的原则,着力构建“沟域文化旅游业、沿路大棚采摘业、山地生态林果业、岭区西瓜蔬菜业”的全景化沟域经济长廊,探索出了一条以邙山沟域为单元,集生态治理、种植养殖、民俗旅游、观光休闲等于一体的沟域经济特色发展新路子,建成了内容多样、形式不同、产业融合、特色鲜明的沟域经济带,沟域经济年创综合效益1.5亿元以上,成为洛阳近郊居民休闲观光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紧邻河图沟域经济示范带的送庄、白鹤两镇,围绕重点产业和主导产品,创建了一批特色鲜明、产业链条完善、设施设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品牌影响力大、产业深度融合、要素高度聚集、辐射带动有力的500亩以上大型农业产业园区20多个,辐射周边十多个村庄发展日光大棚3000多座,规模种植草莓、西瓜、葡萄、蔬菜、花卉等2万亩左右,带动居民人均年收入13000多元,带动贫困群众家门口就业1000多人。

【主持人】:赵县长,孟津县在文化惠民方面都有哪些新举措?

【赵  莉】:我县始终把乡村精神文明、公共文化服务提档,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县每个行政村建起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长廊、法治教育宣传文化墙,以及各具特色的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乡村戏台等。并采用群众喜欢看、看得懂的漫画、顺口溜等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策法规、道德规范等内容展现在群众面前,让群众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群众的文化需求,在各村建起了农家书屋,购置了农业科技、养殖种植等及适合青少年儿童阅读的书籍,并配备了图书管理员,制定开放、借阅、学习等制度,切实巩固“乡村文化”阵地,真正做到农家书屋建好、管好、用好,确保书屋藏书常添、常换、常新,吸引更多群众读书、用书,真正从中受益,在全县营造了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尤其是今年以来,我县把党报阅报栏作为一项公共文化事业来抓,由财政出资,在各行政村设立阅报栏,村里的党员干部主动承担维修管理、报纸更换等工作,每天上午,新报纸准时更换、张贴,村民一抬头就能看到“党的新理论政策”,既营造了阅读氛围、扩大了党的舆论阵地,也实现了一项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的“零距离”接触,对于开阔农民视野、发展农村经济、丰富农民生活、助推乡村振兴、夯实基层党建等都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主持人】:一座城市精神的形成,离不开好人精神的传播;一个城市文明的生长,离不开市民素质的提高。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再次感谢赵县长做客“在线访谈”栏目。期待您的再次到来!

【赵  莉】:再次感谢主持人,感谢各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