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将至,购物、聚餐、订餐进入高峰期,食品安全风险也将随之增大。为确保广大消费者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平安的节日,孟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就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如下:
一、预包装食品看标签标识:购买时,消费者要查看外包装是否完好,是否存在漏气、破损、变形等情形,食品外包装印刷的生产厂家名称、地址、规格型号、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是否标示清楚明白,仔细查看食品的配料表与营养成分表含量,获取食品添加剂名称及营养成分含量,防止误购不适合自身的食品。上述信息要素,是预包装类食品进入市场销售的法定要求,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重要依据。
二、散装称重食品看容器外标签标识:该类食品一般是指没有预先定量包装,需称重销售的食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八条规定,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消费者在选购该类食品时,对散装食品容器外的标签标注,用手机进行拍摄固定,方便了解食品信息。也可以向经营者询问更多的食品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的规定: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三、保健食品看蓝帽子看标签标识:该类食品需专区专柜存放,消费者购买时要在标识有“保健食品”区域购买,查看是否有保健食品专用标志(天蓝色专用标志)。该类食品除了具有一般食品共性外,还能起到调节人体的机能的作用,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应当真实,与注册或者备案的内容相一致,应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并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消费者在购买时要根据功能、适宜人群选择合适自己的产品,若经营者声称售卖的保健食品有治疗功能,一律拒绝购买。
四、食用农产品按需购买并尽快食用:食用农产品指来源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供人食用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供人食用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不包括法律法规禁止食用的野生动物产品及其制品。选购食用农产品尽量选择具有营业执照等法定经营资质、具备良好经营条件和经营环境的农批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生鲜店和水果店等经营场所。在购买食用农产品时,要注意查看产品上市日期、保质期、合格证明、认证标识等信息。为保持食用农产品的鲜活、营养和风味,建议按需购买、尽快食用。
五、堂食看证照齐全菜品有无异常:消费者在外就餐要到证照齐全、有员工健康证的餐饮店就餐,同时观察环境清洁度,注意餐厅的整体卫生状况,包括桌面、餐具、厨房是否干净整洁;查看食物新鲜度,是否存在肉眼可见的腐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混有异物或者异味等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情形。如有异常可拨打12315进行投诉举报。
六、外卖食品看使用封签有无破损:外卖类餐品若出现食品安全事件,责任主体存在很大争议,制作过程、配送过程、食用过程均有可能,三个过程均有不同的主体。为了加强管理,把外卖封签作为一个食品安全责任主体的划分点,经营者在餐品打包时必须贴上封签。消费者从外卖员手中接到食品时,应该第一时间查看外卖封签是否有异常,如有问题,马上向商家反映,以便明确责任方。
七、消费者损失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最后,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要向商家索要发票或相关消费凭证,并妥善保存证据,一旦出现餐后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不适反应时,应及时就医,并拨打12315投诉举报。
2025年1月22日
(食品安全协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