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3年2月5日在洛阳市孟津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洛阳市孟津区人民政府区长 常涌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2年极不平凡,在两区合并后的第一个完整年度里,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和自身存在的诸多困难,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团结带领全区上下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有效破解了长期以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有力应对了多轮疫情冲击等超预期影响,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1.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1.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亿元,现代化孟津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经济大盘持续稳固。建立项目周例会、月观摩、季推进机制,提速110个重点项目建设,与省、市同步开展“三个一批”活动4期、实施项目73个,中科富吉电子特气等28个项目顺利开工,天宇金属产业园等33个项目投产达效,签约开工率和投产达效率均达100%,入库固定资产项目192个、排名全市第1。积极向上沟通对接,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03亿元,新增谋划储备专项债、政策性金融、中长期贷款项目157个,直接带动投资170亿元。落实国家、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出台十项具体举措,实现“免申即享”2583件,减免企业税费13.99亿元、惠及企业600余家,每季度开展政银企对接,全年实现贷款余额250.7亿元、新增39亿元。着力促进消费恢复,发放各类消费券11万张,带动消费12.6亿元,限上网络零售额增长12%,农产品电商购销额达9亿元,契税补贴惠及群众3500余户,精心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等各类活动,全年接待游客734万人次、综合收益13.8亿元。
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百万吨乙烯项目成功纳入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前期基础配套工程“变诸多不可能为可能”,征迁工作1个月内大头落地,土地平整实现任务过半,为乙烯项目开工创造了有利条件。传统产业持续转型,实施“三大改造”项目52个、完成年度投资目标的134%,新增省级智能工厂2家、市级绿色工厂2家。新兴产业加快培育,隆华科技新材料产业园一期竣工投产,华久氢能一体化一期等项目试生产,孟翔微风发电全省首个获得并网。创新活力不断增强,新增国家和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瞪羚企业5家、头雁企业2家、单项冠军企业2家,完成“小升规”企业77家,有研发活动的规上企业达到201家、增长102家;新增省级创新平台18个、市级创新平台22个,隆华科技被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成功申报中央科技发展资金项目6个,洛北重工等4家公司被命名为“河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推进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化工园区获得扩区批复、新增面积6.15平方公里,园区企业总数达466家、工业产值占全区比重82%。
城市品质日臻完善。畅通交通出行,完成定鼎大道、小浪底专用线、黄河大道西延伸、中原路改扩建等7条道路提升,新修文峰路、太和路等5条道路,改造次干道4条、背街小巷3条。推进城市更新,实施12个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惠及群众427户,清庄安置房交付使用、坡底安置房分房在即,500套青年人才公寓投入使用。完善公共配套,铺设燃气管网28公里、新增供热入网面积8万平方米,新改建公厕15座、游园8座、体育公园2个,城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0%。加强精细管理,严格落实“以克论净”“双十标准”,主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路灯亮灯率均达100%,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圆满通过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测评验收,城市颜值气质更加靓丽。
“三农”事业蓬勃发展。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投入衔接资金9707万元、实施产业项目29个,消除致贫返贫风险监测对象401户1155人,顺利通过省、市后评估。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新增高标准农田1万亩,粮食种植面积79.98万亩、产量5.44亿斤,蔬菜种植13.8万亩、玉米大豆轮作2.5万亩。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新申报绿色食品、名特优新农产品6个,培育市级以上“两牛”龙头企业7家,新增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1个、国家级休闲观光牧场1个,新培育省级家庭农场2家、市级专业合作社2家,成功入选“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区)”。深化“三清两建”“三变”改革,清收集体资金资产3.29亿元、化解矛盾8000余起、流转土地39.2万亩,建成经济合作组织357个、村民自治组织2021个,提升党群服务中心28个,获评“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区”,2800名乡贤返乡创业,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镇村面貌持续改善,建成集镇建设项目32个,完成86个村供排水一体化建设、改厕6.16万户,创建“四美乡村”12个,污水治理“三定三分类”经验全市推广。
动能活力充分释放。政务服务实现24小时“不打烊”,推出“一件事”办理场景88个,行政服务事项办结率、“一窗受理”事项比率均达100%。国企改革加快推进,整合组建国兴、隆兴公司,投融资能力进一步增强。圆满完成“县管校聘”、校长职级制改革。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稳步推进,“政经分离”经验得到全国人大调研组推广。开放合作不断拓展,全年招商邀商305批次,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7个,引进区域外资金152.1亿元,联东U谷产业社区顺利落地、中部电商港开园运行。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编发惠企政策2000余册,各级干部分包600家企业、入企走访5000余人次。企业权益维护、项目保障等营商环境指标均居全市前三,荣获“全省营商环境先进示范区”。
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加强流域治理,12个“四水同治”项目全部开工,5条小流域“两清一护”综合治理、7项水毁修复工程全面完成,国家水土保持、坡耕地治理全面完工,小浪底南岸灌区成功试通水,西霞院灌区工程启动实施,实现安全度汛。狠抓污染防治,PM10、PM2.5、优良天数实现“两降一升”,考评结果稳居城市区第1。常态化开展“清四乱”,三级河长巡河1万余次,清除垃圾4500余立方米、恢复岸线3公里,出境断面监测达标率明显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高质量完成中央和省委环保督察整改。积极开展国土绿化,建设国储林6150亩、绿化荒山荒坡2000余亩、补植补栽2300余亩,新增省级森林特色小镇1个、森林乡村7个,24家单位成功创建第二批国家级节约型机关,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全力办好总投资22亿元的76项重点民生实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人人持证、技能洛阳”建设深入推进,新增技能人才1.09万人、城镇就业1.03万人;建成村(社区)养老服务场所114个,智慧养老入网10.57万人,发放城乡低保、高龄补贴等6100余万元。稳步提升教育质量,新改建中小学校、幼儿园10所,“双减”政策全面落实,城区学校延时服务覆盖率100%,本科上线人数、上线率均居全市前列,荣获河南省教育宣传“十优”县(市、区)。加快健康孟津建设,44个村卫生室改造提升全面完成,家庭医生签约47万余人,药品“零差率”让利群众1100余万元,顺利通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大力发展文体事业,举办各类文艺活动1200余场,“15分钟阅读圈”初步建立,黄河公园、清风园社区体育公园建成投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全覆盖,区文化馆获评国家二级文化馆,平乐镇入选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因时因势高效调度、以快制快科学应对,广大医护冲锋在前、逆行驰援,全区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最大程度守护了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持“戴着口罩抓工作”,全力保障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实现了疫情期间骨干企业不停产、重点项目不停工、货运物流不中断。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扎实开展,食品药品监管不断加强,扫黑除恶深入推进,信访形势平稳向好,圆满完成了党的二十大等安保维稳任务。
一年来,我们坚决扛牢管党治党责任,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扎实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政府自身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国防动员、退役军人事务、民族宗教、统计、审计、供销、气象、史志、档案、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残联、红十字会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一年来的成绩是在外部环境和风险挑战异常复杂严峻的情况下取得的,殊为不易、极其宝贵。最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市直部门的关心支持,得益于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的担当作为,得益于广大干群的团结奋斗和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向驻孟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指战员,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孟津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时,要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产业转型还不到位,传统产业比重偏高,供应链产业链配套不足,园区发展质量不高,缺少带动性强的优质项目;创新发展动能不够强,重点领域改革还需下更大功夫;土地、资金、环保容量等要素保障紧张,财政仍处于“紧平衡”状态;城乡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部分干部工作谋划、政策研究能力不足,以拼抢姿态、“钉钉子”精神抓落实的劲头仍需增强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加大力度解决。
二、2023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加快现代化孟津建设的重要一年。随着国家和省市稳定经济增长、提振市场信心系列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化工园区扩区、百万吨乙烯项目落地和下游配套产业布局,新落地、新签约项目等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孟津正处于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特别是区委一届四次全会以来,现代化孟津建设的方向更明、思路更清,人心思进、人心思干的氛围日趋浓厚,奋发有为、奋勇争先的态势日益明显。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在现代化孟津建设中展现新作为、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就。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区委一届四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锚定“两个确保”,落实“十大战略”,聚焦千亿强区奋斗目标,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实施“345”发展战略,突出工业优先,强化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开放,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发展持续稳定向好,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奋力谱写现代化孟津建设新篇章。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研发经费投入强度1.8%,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1个百分点,新增各类市场主体6600户,城镇新增就业6400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约束性指标完成市定任务,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把握经济恢复关键期,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充分发挥消费基础作用和投资关键作用,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必须坚持产业为基项目为王,聚焦打造洛阳副中心城市核心增长极,集中更多资源、拿出更多精力抓产业,持续做强项目建设第一支撑,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创新,聚焦打造创新创业新高地,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壮大创新主体、做强创新平台、集聚创新人才,分领域推进深层次改革,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必须坚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聚焦打造城乡融合示范区,提升城区功能品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通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动城乡公共资源配置更均衡、生产要素流动更顺畅、生产力布局更合理。必须坚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强化系统思维、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三、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
围绕今年的发展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以赴拼经济,确保发展稳中向好。把稳增长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坚持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协同发力,牢牢稳住经济大盘。突出项目投资拉动。坚持项目建设“五个一”推进机制,实施“5361838”投资行动,滚动开展“三个一批”,在五大领域谋划推进总投资1867亿元的360个重点项目,年度完成投资385.8亿元,其中产业项目204个,年度完成投资261.8亿元,确保宏联锂电池材料、洛阳大生电解液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中硅高科电子信息材料一期、铜一金属复合材料等重点项目投产达效。加快百万吨乙烯项目建设,按照既定节点完成土地平整、征迁安置、基础配套及各类要素保障工作,确保最短时间内进场施工。全面恢复扩大消费。实施“大宗消费扩容、服务消费回补、消费品质提升、市场主体帮扶、消费环境优化”五大行动,通过投入政府引导资金、发放消费券等方式,推动商贸、餐饮、住宿、文旅等行业尽快复苏,拉动消费15亿元以上。制定出台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举措,有序降低首套房、二套房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优化“商转公”流程,全面实现“网签即备案”“交房即办证”,组织举办房展团购活动,更好满足刚性住房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全力帮助房企走出困境。加大对外开放招商。围绕乙烯下游、精细化工、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绘制产业图谱、组建招商专班、明确招引目标,采取园区招商、基金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全年引进省外境内资金110亿元以上、省内资金45亿元,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0个、其中10亿元以上6个。持续跟进圆通智创园、抚顺东科碳酸乙烯酯等15个重点洽谈项目,争取早日签约落地。精准服务宏兴新能、大洋高性能、润宝研磨等重点外贸企业,直接吸收外资1000万美元,推动外贸进出口额跻身全市前三。
(二)创新引领增动能,全面强化产业支撑。坚持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落实工业发展“13636”举措,做大做强“三大主导产业”,加快打造“六大产业集群”。提升改造传统产业。高标准实施总投资120亿元的54个“三大改造”项目,全面提高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施总投资98亿元的炼化宏力裂解装置等高端化改造项目43个,培育全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2个,推动传统企业向产业链下游、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实施总投资10.5亿元的三杰节能生产线等智能化改造项目5个,新增市级以上智能工厂、智能车间等6家以上,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实施总投资11.5亿元的金彭车业节能等绿色化改造项目6个,新增市级以上绿色工厂、节水型企业等3家以上,持续提升绿色发展水平。积极布局风口产业。围绕打造国内一流的绿色石化及先进材料产业基地,重点针对环氧乙烷和碳四、碳五、碳九综合利用等项目引入头部企业,积极拓展EVA、茂金属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高端化工新材料领域,支持黎明研究院、海惠新材料、中托力合等本地企业与乙烯下游产业协同,提高乙烯产业链就地转化率。依托隆华科技、中硅高科、昊华气体等在电子信息基础材料方面优势,深化同中国电子等龙头企业战略合作,积极培育“基础材料-电子元器件-智能终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支持鸿元轴承、豪智机械、华冠齿轮等瞄准产业风口,加快产品升级迭代和进口替代,不断提高市场份额,在细分领域培育一批单项冠军。支持华久氢能综合能源站、输氢管线等建设,积极融入郑汴洛濮氢走廊,在储氢、新能源车辆等领域引入头部企业,打造氢能制、储、运、用全产业链。加快园区提质增效。编制园区总体发展规划,明确六个专业园区功能定位,持续深化“三化三制”改革,不断提升园区运营管理水平。加快启动化工园区二次扩区,开工综合管廊、智慧化平台、地下管网建设,完成涧西沟综合整治,打通纬三路、紫金路、长治路等断头路,持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围绕提高亩均效益,完善企业分类评价体系,综合运用环保倒逼、市场化并购、要素限制等手段,推进“三未”土地和“僵尸企业”出清,同步推动非化工企业有序退出,清理批而未供、“腾笼换鸟”土地2000亩以上。推动创新主体平台倍增。建立“四上”企业重点培育库,通过梯次培育、发展平台经济、招商引资等途径,新增入规企业200家,培育一批营收超5亿元、10亿元、30亿元、100亿元的龙头企业。坚持引育结合、注重扩量提质,引导支持规上企业开展“四有”研发活动,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创新型企业6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0家、各级创新平台50家。强化各类要素保障。建立还贷周转金资金池、风险补偿资金池,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中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力度,力争全年新增贷款25亿元。深化“标准地+承诺制”改革,打造标准地2000亩以上,通过弹性供地、租让结合、作价出资(入股)等方式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做好煤电油气等生产要素保障,多措并举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立企业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确保引进人才在住房、子女入学、医疗服务等方面优先得到保障。
(三)建管并重提品质,打造宜居宜业城市。坚持“老区补短板、新区聚人气、北区强产融”,加快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化城区。完善城市路网体系。提速S312孟扣路改造等重点交通项目,开工瀍源大道西北线、汉魏大道打通工程,实现桂花大道西延、胜利路南延、北环路改线、世纪大道贯通等竣工通车,做好呼南高铁公铁两用桥服务协调,科学规划引线走向,合理布局站点建设,不断提升城市载体能级。优化城市功能配套。加快推进37个“两个建设、三个改造”项目,打通华康路、人民路等8条城市道路,开工阳光社区7期、牛步河等安置房建设,改造老旧小区16个,新建口袋公园及游园5个、垃圾中转站1座、公厕15座,新改建农贸市场9个,铺设城乡燃气管网30公里,新增供热面积50万平方米,建成投用市民体育公园、群众活动中心、大张盛德美商业综合体。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坚持用市场化理念经营城市,持续巩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成果,常态化开展“四清四严”行动,改造提升背街小巷3条,建成乐道10.76公里,完成小浪底大道、桂花大道、朝阳大道等8条城区主干道绿化提升,为群众提供舒适生活空间。
(四)凝心聚力抓“三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细化落实市委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坚持“7753”工作思路,一体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强化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投入衔接资金1亿元,用好产业、就业、培训三大途径,确保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稳定增收。发展壮大富民产业。实施乡村产业发展七大提质增效项目,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新增优质小麦3万亩、大豆玉米轮作2万亩,培育会盟、送庄、常袋等特色果蔬产业亿元镇,推动“两牛”全产业链产值达到40亿元,争创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个,实现返乡创业乡贤1万人以上、带动就业4万人以上,大力发展电商经济、民宿经济,打造一批三产融合园区,持续擦亮“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区)”名片。深化乡村建设运营。实施乡村建设七大行动,全域推进集镇建设,创建“达标集镇”3个、“示范集镇”1个、“精品集镇”1个。围绕治理“六乱”开展“六清”,持续抓好人居环境整治,改造农村供水管网2000公里、改厕8000户,完成59个村(社区)污水治理。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全年建成农村公路30公里以上。大力引进乡村运营人才,扎实开展“三村”创建,建成“示范村”20个、“精品村”8个。提高基层治理效能。实施乡村治理五项工程,大力推进“五星”支部创建,巩固“三清两建”成果,健全“四治融合”体系,在各镇办分别打造1-2个党群服务中心示范点,年底前实现“七有”功能全覆盖、“三零村”创建率达到80%以上。
(五)多措并举激活力,深度推进文旅融合。按照“13556”工作思路,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协同发展。丰富文旅业态内涵。紧扣高端休闲、户外运动、剧本娱乐、研学旅行等风口,加快卫坡文旅二期、三彩小镇、西霞院研学营地、凤凰山文旅+康养+田园等项目建设,打造黄河风情观光等“五条精品游线”,推进小浪底国家“特色文化游”试点工作,办好赏花踏青、纳凉观瀑、民俗非遗、休闲采摘等四季文旅活动,推出《卫坡·新序》《古墓迷踪》等沉浸式体验场景,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0亿元。突出保护传承创新。加强汉光武帝陵、万佛山石窟等文物古迹保护利用,推动唐三彩、牡丹画、剪纸艺术、硪工号子等非遗传承,着力引进文创头部企业,积极培育工艺美术、精品演艺、数字文博等文创产业,打造具有孟津标志的“文化IP”。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深入开展“书香孟津”创建,推动4家城市书房、农家书屋提质升级,举办全国“王铎杯”书法大赛、大学生马拉松、轮滑文化节等赛事,开展“文艺进基层”等活动2000场以上,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六)驰而不息促改革,全力破解发展难题。逐项制定国企国资、开发区、财政体制、农村综合配套等十二个领域改革方案并抓好实施,不断增强发展活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攻坚。完成国兴、隆兴实质性整合,多渠道壮大企业资产规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国兴AA+信用评级,进一步提高区属企业投融资能力。深化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划分收入、核定支出、基数上解(补助)、超收奖励、自求平衡”的财政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发展经济、增收节支的积极性。认真落实“五件要事”,深入推行“好差评”、审批代办等制度,实现高频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全覆盖,建成投用北区政务服务大厅。全面完成存量住宅房屋整治、确权登记颁证、“政经分离”改革,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率稳定在70%以上。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密切跟踪中央预算内资金投向,围绕产业、交通基础设施、民生社会事业、生态环保、城乡建设等重点领域主动对接,争取更多项目和资金支持。加强与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强化项目包装和信贷投放力度,力争资金数额、项目数量达到全市前列。紧跟专项债券发行节奏,积极谋划沟通对接,力争申报通过项目70个、资金70亿元。积极引导企业申报中长期贷款,力争申报通过项目100个、资金100亿元。联合省市财政引导资金、国企和社会资本,在化工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设立产业基金,通过基金招商、园区招商等方式推动项目落地。建立“一企一专班”机制,强化政策宣传辅导,全力支持符合条件的15家企业上市融资。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落实落细支持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9方面36项举措,完善影响公平竞争行为处理办法,加大企业奖补资金兑现,严格规范涉企执法检查,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精准高效解决问题诉求,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分批次组织区内骨干企业负责人、新生代企业家等赴知名高校和发达地区学习交流,定期开展企业家沙龙、项目路演等活动,大力选树优秀企业家典型,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企业家队伍。
(七)标本兼治优生态,厚植绿色发展基底。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践行“两山”理念,走好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孟津。加强流域保护治理。积极推进黄河湿地保护,建成“万羽洲”二期项目,谋划实施“白鹤洲”提升、黄河滩区“渔光互补”等项目。加快完成黄河渠配套节水改造、水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服务小浪底南岸灌区、西霞院输水灌区工程,确保流域安澜。深入开展污染防治。严格落实“六控”措施,大力推进臭氧及颗粒物协同控制、“散乱污”动态清零,深度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压实各级河长责任,扎实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有序推进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污水处理厂提标治理,完成二道河尾水湿地工程,确保水质断面稳定达标。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守牢土壤安全底线。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扎实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建筑等创建,加快建设“无废城市”。严格落实“林长制”,完成国土绿化3800亩、绿化村庄143个,新增森林特色小镇1个、森林乡村3个,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八)用心用情惠民生,更好维护和谐稳定。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办好省市区重点民生实事,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保障体系更暖心。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洛阳”建设,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9000人、城镇就业6400人以上。优化养老服务,新建村级居家助老服务点20个,规范化运营“乐养居”30个以上。全面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保障等政策,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力度。用足用好上级保交楼资金,全力化解问题楼盘。完善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效。让公共服务更贴心。稳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建成投用新区高中,提升改造农村中小学校5所、撤并小规模学校及教学点22个、改扩建幼儿园2所,加快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统筹推进紧密型医共体改革,优化全区医疗资源布局,建成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质性启用新区医院,提速人民医院综合楼建设、全力争创三级医院,做好中医院新院区建设规划,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让群众生活更安心。精准落实新冠感染“乙类乙管”各项措施,着力“保健康、防重症、强救治、优服务”,全力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持续排查整治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落实食品药品监管“四个最严”要求,坚决防范金融风险,有序化解政府债务,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孟津。积极推进双拥共建、民族宗教、统计、审计、供销、气象、史志、档案、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残联、红十字会等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立足新起点、奋进新征程,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忠诚履职、务实重干,决不辜负全区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始终做到立场坚定、对党忠诚。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时刻胸怀“两个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区委工作要求落实见效,用实干实绩诠释对党绝对忠诚。
始终做到依法行政、秉公用权。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创建,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全面推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强化审计、统计监督,主动接受监察、司法监督和舆论监督,扎实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始终做到勤政为民、实干担当。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政策向民生聚焦、财力向民生倾斜、服务向民生覆盖。坚持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巩固“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果,加强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持续提升政府系统干部能力素养,严格落实“13710”制度、“一线工作法”,项目化、方案化、清单化推动各项工作,确保一抓到底、抓出实效。
始终做到严守底线、廉洁从政。坚决扛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一体推进“三不腐”,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严肃查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驰而不息纠治“四风”,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奋斗成就梦想,实干开创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埋头苦干,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孟津建设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