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晚眺的那些往事

发布时间:2023-10-13 来源:洛阳网

邙山晚眺能成一景,与邙山是块埋骨的风水宝地没有必然联系。古人上邙山,并非是为了邙山上的墓葬,而是为了看邙山脚下的洛阳城。

可是,登上邙山远眺,又很少有人能够完全忽略脚下的墓葬。山上是沉寂,山下是喧嚣,站在邙山上眺望滚滚红尘,入眼的不单单是美景,也许,还有一些被浮华掩盖的人生真相。

邙山,好找。天气晴好的日子,站在洛阳城中往北一扭脸,就能看到它那如巨人般横卧的身躯。

现代人看到这副身躯,首先联想到的往往是密密麻麻的墓葬,然后是那如蚁穴般相连的小圆洞——盗墓贼“到此一游”留下的痕迹,最后可能会附带着想起邙山晚眺是洛阳八大景之一,也可能压根儿就想不起来。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我重新为邙山晚眺“立传”,便显得有些落伍,有些俗气,甚至有些刻意附庸风雅的嫌疑。

可是,看到如今的人们把邙山晚眺的“眺”字省去,只着眼于殡葬宝地——邙山,又总使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洛阳历史文化专家董高生先生说,有必要让人们知道邙山晚眺的重点是在眺而不是在山,是在眼前而不是在脚下,本人深以为是。2月16日,我初登邙山,去体味古人描画中的邙山晚眺。

1697765318235092977.jpg



第一个登上邙山远眺的,是隋炀帝杨广。

公元605年,隋炀帝初得江山后东巡洛阳。一日,他登临邙山之巅,望见了远处的伊阙,于是问手下的大臣:“这不是龙门吗?先前那些帝王为何不在此处建都?”有个叫苏威的大臣头脑灵活,当即回答:“先帝不是不知道,而是特意为陛下您留的。”这马屁拍到点子上了,此后,隋朝在洛阳建了都。

隋炀帝登邙山,眺望的是洛阳的地势。这是邙山晚眺的内容之一,但却不是重点。古人登邙山,多数是为了看山下的洛阳城及洛阳城中的景致,是为了发今古之幽思,解人居闹市的闲愁。

古人为邙山晚眺勾勒的草图很多,在这里,我们只拣其中白描功夫最到家的来说一说。

这张“草图”是以诗歌的形式面世的,名曰《登北邙还望京洛》,出自一个名叫萧德言的唐代诗人之手。诗中这样写道:“步登北邙坂,踟躇聊写望。宛洛盛皇居,规模穷大壮。山河分设险,两崤资巨防。飞观紫烟中,层台碧云上。青槐夹驰道,迢迢修且旷。左右多第宅,参差居将相……”

诗中出现的北邙,指的就是邙山。此外邙山还有两个雅称,一个是郏山,一个是平逢山。

客观地说,这首诗很平,不像诗仙李太白的作品,总有几分奇绝跌宕的浪漫在里面。不知萧德言个性如何,料想应该是很规矩吧,你看,他的眼睛就像照相机,原原本本地把主人在邙山上看到的景象拍摄下来,而他那如复印机一样忠于“原创”的大脑,又很忠实地把这张“照片”还原、“复制”出来:

“照片”的背景是辽阔的河洛大地,繁华的洛阳城端居画面正中;看得见规模宏大的皇宫,看得见秀美奇绝的山水,还有宽阔平直的青槐大道、鳞次栉比的平民里坊……整个画面厚墩墩的,挺大气,挺有王城气象。

萧德言赶上了好时候,生在贞观盛世。当时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一个极有能耐的掌权者,他把大唐江山收拾得气宇轩昂、富丽堂皇,引得四海内外称羡不已。而洛阳作为唐朝的东都,在统治者心目中很有分量,李世民和他的继承者斥巨资将它修葺一新,使它一扫在隋唐战争中遭损毁的颓象,重新焕发光彩。

那时,洛阳城中不仅有气势巍峨的宫殿,而且城东有桃李缤纷,城西有西苑池塘,城北有河朱樱,城南有龙门山色,可谓处处风光好,步步景色新。景色好,人气也高,到武则天掌权的时候,洛阳城中人口过百万,天津桥上游人熙熙攘攘,大运河上商船南来北往,处处显现国际大都市的繁华和气派。不光居住在此地的人们不会起迁居之念,就连到城中游玩的外地人也常常乐不思蜀,直把洛阳当家乡。

这么美丽的城市,当然人人都想观望一下它的全貌,在城中因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于是大家纷纷登临邙山。邙山从东往西绵延约200公里,“身高”近300米,犹如巨人之躯,洛阳就躺在这个巨人的臂弯之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最好是邙山之巅翠云峰(位于今洛阳市区正北,上清宫坐落其上)观望洛阳城,是最好不过的了。

古人很大胆,不仅喜欢在清明节或是重阳节登山,更喜欢在傍晚登临墓葬成群的邙山,他们认为在那个时刻欣赏到的景色是最美的。我们可以大胆地想象一下他们的眼睛“涉猎”到的景象:太阳收敛了它刺目的光芒,火红的晚霞在天边燃烧;远处两山对峙,龙门山色淡然如墨;近处的伊河、洛河、河、涧河波光粼粼,宛如四条长虹凌驾于苍茫的暮色之上。

暮色越来越浓,城中升起了一缕缕炊烟,一盏灯亮了,紧接着,又一盏灯亮了……很快,万家灯火就点醒了整个洛阳城的夜色,为那数不清的宫殿楼阁和平民里坊圈出了模模糊糊的轮廓。

正在陶醉之时,不知从哪里飘来了一阵似有若无的笙歌,那缥缈的歌声应和着阵阵晚风,愉悦了观景之人的耳朵,抚慰了观景之人的心怀……

古人是有福气的,他们生活在一个没有污染的年代。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工业废水,没有汽车尾气,河水澄澈,空气明净,所以,他们的视野一片开阔;所以,他们眼中的邙山晚眺充满诗情画意,可以当之无愧地位列洛阳八大景。

我们却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大白天,邙山之下仍是雾气重重——不是水雾,是烟雾,是城里的烟囱排放出来的烟雾,是街道上川流不息的汽车排放出来的烟雾!这些烟雾遮挡了现代人的视线,拉远了邙山和洛阳的距离,使现代人的“邙山晚眺”成了对历史的追悼。

看不清远方,那就只好把视线转移到脚下,转到邙山一座又一座墓葬上。

1697765346116097456.jpg




邙山的墓葬赫赫有名。如果要为邙山作广告,“洛阳八大景之一——邙山晚眺”不是最佳的口号,“生在苏杭,葬在北邙”才能算得上。

这个口号究竟是谁、在什么时候喊出来的已经难以考证了,不过,既然唐代诗人王建已开始感叹“北邙山头少闲土,净是洛阳人旧墓”,可知在那以前,邙山就已经成了“洛阳人”首选的埋骨之地。

中国古代帝王选陵,讲究“枕山蹬河”,也就是靠山面河,认为这样既可以象征他们襟怀博大、驾驭万物之志,同时又可免遭水淹。而邙山是洛阳境内的制高点,山下即是滔滔黄河,正符合帝王选陵的两个首要条件,因此,封建统治者都将邙山看作一块风水宝地,争相在山上建造陵墓,以致“五十里邙山,竟无卧牛之地”。

明白了这一点,就能明白我为什么要在“洛阳人”这三个字上加引号了。此处的“洛阳人”,指的可不是一般的平民百姓,你看邙山上所葬的人,比如秦相吕不韦、西晋司马氏、南朝陈后主、北魏孝文帝……哪个不是有头有脸、有权有势的人物?

处于封建社会最底层的普通老百姓是没有资格在邙山上安排墓葬的,不是他们不想,而是那些王侯将相不允许。帝王将相的陵墓旁,岂容凡夫俗子安身?再说,邙山只有一座,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倘若任由老百姓东占一片、西攫一分,王侯以及王侯的儿孙们的“贵体”将来又往何处安置?

惜乎人们往往对自己得不到的东西怀有更强烈的渴望,即便明知自己无法葬在邙山,很多人仍对此怀着狂热的痴想。这些人中,不仅有中国古代的普通老百姓,甚至还有连中国国籍都没有的韩国人!

不久前,一个名叫金周昌的韩国人,曾向人讲起他的祖先的洛阳梦,讲起他的祖先渴望魂归邙山的情结。他说,在1000多年前的韩国人眼中,洛阳是富庶、美好的天堂。那时的韩国人有两个愿望,一是能在有生之年到洛阳看看,二是死后能埋葬在洛阳的北邙山。“日夜读书后,欲游洛阳天。为国立功德,芳名百世传”。这是当时韩国学子的座右铭,他们梦想着能到中国洛阳留学,盼望能获得在洛阳居住的“绿卡”、死后能葬在洛阳城北边的邙山之上。

1000多年前的洛阳,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世界上最繁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估计那时的韩国人对洛阳的仰慕,就像某些现代人对纽约的向往一样。

在举世都对“魂归邙山”抱着浓厚兴趣的大背景下,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倒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没在邙山之上建陵,而是把自己的尸骨埋在了邙山之下的黄河滩上。有人认为,这并非刘秀本人的意思,而是刘秀的“犟筋”儿子的杰作。不管如何,这种“何处黄土不埋身”的观念倒是值得我们学习。

还好,刘秀没在邙山之上“安身”。邙山的帝王墓几乎全被盗过,有的甚至多次被盗。盗墓贼在邙山之上到处打洞,弄得邙山像块巨大的蜂窝煤。但邙山脚下的汉光武帝陵却是个例外,从来没被盗过。这倒不全是因为刘秀没在邙山上建陵,主要是刘秀平生节俭,生前曾交代不随葬任何金银玉器,所以盗墓贼对他的墓不感兴趣。

墓穴空了,可还是墓穴。有了它们的映衬,邙山晚眺就增添了几许厚重。

1697765371258043674.jpg




一座墓葬就是一个故事,邙山墓葬很容易使人产生一些联想: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盟是在邙山之上;隋末瓦岗农民起义军与隋军大战,是在邙山的溪谷中;李世民进逼洛阳,曾在邙山屯兵……

邙山脚下飞驰过商周的战车,扬起过东汉的烟尘,散落过隋唐的烟花……一个朝代倒下去了,又一个朝代屹立起来;兵戈铁马才息,刀光剑影又起。那累累的黄土掩埋了多少浮尘旧事,又掩盖了多少荣辱悲欢!

“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惟闻松柏声”。洛阳城和邙山遥遥相望,是阴阳不通的两个世界,但又是两个相通的世界。今天长眠邙山的人,不正是昨日在洛阳城中寻欢作乐的人?而今日在洛阳城里寻欢作乐的人,明日不也会长眠于邙山吗?

暮登邙山远眺,山上是沉寂,山下是喧嚣。站在邙山上眺望滚滚红尘,入眼的不单单是美景,也许,还有一些被浮华掩盖的人生真相。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