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沿岸听涛声

发布时间:2018-05-25 来源:中国孟津网

  滚滚东流的黄河水,在流经新安与孟津交界处的八里胡同后进入孟津县西部,便到了古孟津口打捞窝,从打捞窝顺河往下游不远处发现了妯娌遗址和寨根遗址,证明这里是新石器后期伏羲和女娲的重要活动居住地。但如今,自打捞窝以下,历史古村妯娌、寨根、桑树园、赤河滩、清河、蓼坞等,全都被小浪底水库淹没了,有关的故事也永远沉入了水底……关于打捞窝的故事我们在之前已讲过,而关于这一段黄河沿岸的历史故事还有很多,黄鹿山、西霞湖、孟津河……恐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1 历史悠长黄鹿山

  黄鹿山,又称鹿山,是邙山的龙脉起点和制高点,主峰黄庄岭海拔481米。东汉末年,在曹操、袁绍两军对决的"官渡之战"中,曹军西线的防御重点就在鹿山。

  梭罗谷(沟)和清河谷,东西两谷夹着鹿山。梭罗谷中有横水河,横水河古称滽滽水,向北注入黄河。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率30万人飞渡黄河,军队的主力经清河谷、梭罗谷等军事要道迁都洛阳。孟津梭罗谷中的谢家庄石窟、新安县黄河西沃渡口附近的西沃石窟等就是这次迁都前后的杰作。隋唐时期的黄河漕运,鹿山是扼守东都洛阳西至长安的重要咽喉。

  鹿山之东的栢崖山,是黄河进入华北平原前的最后一段峡谷。由于柏崖山地势险峻,易守难攻,东魏大将侯景为抗拒西魏在柏崖山上筑有柏崖城。从南北朝以至隋唐,为了控制黄河渡口,朝廷一直在柏崖城驻有军队。传说,周王子晋驾鹤到黄河之北的王屋山,曾在此歇息,因此古代柏崖山附近建有歇鹤台;唐末,中国道教著名人物、"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在柏崖山隐居炼丹,并在此留有诗作。"柏崖樵歌"是明清时期"孟津十景"之一。如今,一年一度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调水调沙和观瀑节就在柏崖山举行。

  唐代中叶,关中大旱,京城长安粮食匮乏,皇帝和群臣不得不常住洛阳"就食"。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为了彻底改变京城缺粮的窘况,唐玄宗根据宣州刺史、京兆尹裴耀卿的建议,在洛阳以西放弃陆运,通过黄河实行分级漕运。运往京城长安的物资通过黄河孟津段,采取四级倒仓的方式运抵长安。于是,朝廷在孟津扣马设置兴洛仓、河阴仓,在柏崖山下设置柏崖仓,在新安县沿黄河渡口设置盐仓,在三门峡附近设置集津仓。

  自孟津柏崖仓溯黄河而上,黄河漕运的具体步骤为:江南船到孟津兴洛仓、河阴仓或柏崖仓,先卸下所载货物的一半,减载后的船通过小浪底、赤河滩、打捞窝运抵盐仓。漕船到达盐仓后,再卸下所载货物的一半,减载后的漕船将货物运抵三门峡,然后改为陆运。隋初,大将宇文恺曾率军民开凿广通渠,引渭水自大兴城东至潼关,广通渠长150余公里。陆运的货物在广通渠重新装船,漕船经渭河运抵京城长安。

  柏崖山山脚下就是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小浪底,古名小狼堤、小郎水,原本是黄河岸边孟津县的一个小村庄,现在是孟津县一个大镇的名字,村、镇因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而名扬世界。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大坝后就是著名的河清村,河清村位于河清谷谷口,历史上是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沿河清谷中溪水边的石径蜿蜒而下,就到了王铎后裔聚居地——牛王沟村河清谷。河清谷中右侧崖上有跌马崖、藏兵洞,传说为刘秀战王莽之遗迹。河清谷中有明清"孟津十景"之一"石坂新篁"。

  顺河沿孟津县河清谷往下游走约2公里处,河清谷谷口两侧秀峰突兀,譬如刀削,夹岸两山即硖石峰,硖石峰下即孟津河上"七大古津"之一"硖石津"。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大坝后还有一个柿林村,相传刘秀在河北战败,经过柿林村时人困马乏,口渴难耐。刘秀仰天长叹:"能得泉饮之,天下太平必由我造就!"刘秀话音未落,战马蹄下宝泉涌出。后人在宝泉边建观,命名为宝泉观。

  2 诗情画意孟津河

  在孟津境内有一处与小浪底交相辉映的黄河盛景——西霞湖。西霞湖即西霞院反调节水库,因地处孟津县白鹤镇西霞院村而得名。西霞湖水面连接小浪底水利枢纽大坝下游,西霞院大坝全长3122米,是黄河上最长的大坝,库区水域面积38平方公里,总库容1.62亿立方米,主要功能为蓄水、调沙、发电、旅游。

  距西霞院村不远处的小山村名叫落沟村,据说是骆宾王的避难隐居地。唐中宗李显登基下诏求骆宾王诗文,得文百余篇及诗十卷,命郄云卿编为专集传世。骆宾王有《晚渡黄河》诗:"千里寻归路,一苇乱平源。通波连马颊,迸水急龙门。照日荣光净,惊风瑞浪翻。棹唱临风断,樵讴入听喧。岸迥秋霞落,潭深夕雾繁。谁堪逝川上,日暮不归魂。"据后人考证,该诗即作于西霞院黄河渡口。

  黄河自西霞院之下开始漫流,人们不得不筑堤防溢。恣肆的黄河在宽阔的河床上扭身摆动,水灾频发,河中的沙洲星罗棋布,马粪滩、柿林滩、王庄滩、白鹤滩、郭家滩、雷家滩、铁谢滩、李家滩、扣马滩……无数沙洲滩涂绵延长达50多公里,形成蔚为壮观的一幅长卷画廊,人们称流经孟津的这段黄河为孟津河。

  孟津河的称名最早在秦代,吕不韦著《吕氏春秋第十五卷》:"西归报于庙,还济孟津河。西归于丰镐,报功于文王。"清嘉庆版《孟津县志卷二·山川》,对孟津河有如下界定:"孟津县北境以河为界,自新安入县境,东出巩县,百有余里。河北岸西为济源县界,东为孟县界。怒涛吼夜,浊浪排空。水涨则横决民田,水落则泥沙壅岸。"

  《钓金龟》最早是中国京剧剧目。《钓金龟》的故事发生在孟津河畔邙山脚下的金河涧,又名《孟津河》。此剧当年曾经风靡一时。据上海《申报》报道,1884年至1934年50年间,《钓金龟》剧目在上海各大剧场演出近200场。

 

(张道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