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诸侯会孟津--会盟台遗址

发布时间:2012-11-28 来源:县文广新局

 

 

 

 

  纣是商朝最后一个帝王,他和桀一样均为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据历史记载,纣聪明过人,尤善诡辩,在商朝最高统治圈中无人能与他相比,因此他就养成了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狂妄骄横的坏脾气。纣体格威猛,力量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搏斗,能一手托起房梁,一手更换房柱,自以为天下无敌,从不把一切放在眼里。即位以后大兴土木,役使上万民众在朝歌大修宫殿楼阁,极力搜刮人民,统治之下的各诸侯方国稍有怠慢,他便兴兵讨伐,吓得诸方国只好忍气吞气,百般服从。纣不但在统治区横征暴敛,个人还非常荒淫无度。有个叫苏的小国为讨好他,给他进献了一位绝色美女妲己,纣见了妲己之后十分欢喜,将其它嫔妃丢到一边专宠妲己,对其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为她修建了许多离宫别馆;将国家政务扔到一边,终日携妲己寻欢作乐;做酒池肉林;让随从男女全部脱光衣服,在林间池畔追逐嬉戏,乐师在一旁弹奏淫荡乐曲以助其兴,荒淫无度达到了顶点。
  由于纣的黑暗统治,商朝内部矛盾重重,一些诸侯方国也开始起来叛乱。纣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采取高压政策严厉打击,他曾创造了炮烙之刑,将囚犯放到一铜柱上,下边烧上炭火,使人在铜柱上烫的肉烂难忍坠火而死,惨暴统治可见一斑。此时商朝西部的一个方国周已发展壮大起来。在周文王时期通过对西北各部的进攻扩大了疆土,巩固了后方,已开始全力向东部发展。周文王自己还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亲自督促众人垦辟良田,并采取怀柔政策收买人心,内部人心安定,经济实力雄厚,其统治周人近50年,基本完成了灭商的准备工作。
  周文王死后,其子季发即位,这就是历史上的周武王,他看到商朝已众叛亲离,内外交困,认为取商而代之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扩建都邑,兴建镐京城并以此作为灭商的大本营,积极储蓄力量准备灭商。经过了几年的精心准备,周武王认为已具备了消灭商纣王反动统治的条件。为了弄清商朝实力的虚实,试探灭商之战是否会有其它方国响应,考察一下周国的影响力,在他统治的第九年,周武王大会诸侯于盟津(今河南省洛阳市孟津东北)。
  当周武王率军到达孟津时,长期深受商纣王高压之苦的各路诸侯八百多不期而至,盟会上周武王数陈商纣王的各种罪状,表明自己继承先王未竞之业一定要消灭商朝,要求各路诸侯一定要全力协助,同心同德,不能有丝毫懈怠,并下令所有将士向黄河对岸进攻。一时间干舟竟发,浪花飞溅,渡河部队迅速攻上了黄河对岸,此时周武王又急令他们返回,将这次渡河当成了灭商之前的一次总演习。
  通过盟津之会,周武王操练了部队,摸清了商王朝的虚实,确立了自己牢固的盟主地位,说明周已有能力完成灭商大业。不久周武王亲率大军再次渡过盟津,向商都朝歌发起了进攻。双方军队大战于牧野,基本消灭了商军主力,很快便灭掉了商朝。
  北临黄河、东接偃师的孟津县会盟镇扣马村,早先应是有寨墙和几个寨门的。现在寨墙已不存,寨门仅余南边一个,且弊败得不成光景。若非一旁墙上高高嵌着一块镌有“商伯夷叔齐扣马地”几个字的石条,那么它就真的是“乏善可陈”了!
  在河洛大地上,5000年历史的痕迹随处可见。如这一小小的扣马村,即是一场顺天应人战争的序曲和一段改朝换代前奏的见证──而这一事件的时间则是约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商代末年。
  进入老寨门,右视即见一台,上伫一通不甚规则的红砂岩质石碑,有隶书“会盟台”三字。台甚矮小,断无会盟八百诸侯之阔大气象,显系后人附会所为,不过寄意罢了。然而,中国古代史确曾在此做过一次较具影响的短暂勾留,同时也说明了失民心者必失天下、绝非人力所能挽回。而先是“叩马而谏”、阻义师以伐无道,后又“不食周粟”、甘愿饿死并以“贤人”著称于后世的伯夷、叔齐二人,假若泉下有知,倒真应该好好品味这样一个质朴却又深刻的道理──古老的会盟台,依旧依稀可见,似可让人追忆往昔周武王吊民伐罪,大会诸侯时的盛景。而如今,却只余荒草丛生,青苔累累,只有那孤独的会盟台,似在对来往的人讲述着它昨日的辉煌……岳凌云默默的看了几眼这荒凉古迹,似是回想起了他往昔的辉煌,心下一叹,快步而去。
 

(李丰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