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解读材料

发布时间:2019-07-23 来源:吉利政府网

一、背景情况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改善营商环境,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营造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在全国推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使全流程审批时间大幅缩短”。2019年3月28日,国务院专门召开了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电视电话会议,韩正副总理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省委省政府也十分重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省长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一般性企业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减至100个工作日以内”。为加强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成立了陈润儿省长任组长,常务副省长黄强、副省长徐光任副组长的河南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二、起草过程

2019年3月13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9〕11 号)要求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在国办发〔2019〕11 号印发后1个月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备案。2019年6月3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19〕38 号)要求各省辖市要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实施方案经政府研究通过后,于2019年6月中旬前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审核,根据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的审核意见修改完善后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市住建局组织起草了《洛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起草过程中参考我省郑州市、开封市、许昌市等几个城市关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相关文件内容,理清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发展思路,并充分征求、吸收了市各相关部门及企业协会的意见,形成了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三、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确定了目标任务。内容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改革内容、工作目标。其中,改革内容主要包括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全流程(包括从立项、公共设施接入服务到竣工验收备案)进行改革,主要是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不包括保密、军事、核等特殊工程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由国家、省批准立项的重大工程),覆盖行政许可等审批事项和技术审查、中介服务、市政公用服务及备案等其他类型事项。工作目标:2019年上半年,初步建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框架和信息数据平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92个工作日以内。2019年底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河南省政务服务平台、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互联互通。到2020年年底,建设全省一流、全市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

第二部分为统一审批流程。包括11个方面内容。

1.精简审批环节。对于不合法、不合理、不必要的审批事项和前置条件,一律取消。对于确需保留的事项,要减少审批前置条件,确定审批事项清单,做到清单以外无审批。

2.下放审批权限。按照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原则,依法下放审批权限。

3.合并审批事项。由同一部门实施的管理内容相近或者属于同一办理阶段的多个审批事项,原则上整合为一个审批事项。

4.转变管理方式。将能够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方式替代的事项,转变为内部协作事项,部门多协调,让企业少跑腿。

5.调整审批时序。通过完善制度设计,让审批时序更加符合工作实际,符合洛阳特色。

6.规范审批事项。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按照“只减不增”原则,制订市、县(市、区)两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

7.合理划分审批阶段。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主要划分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实行“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

8.分类制定审批流程。根据全国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示范文本,制定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各县(市、区)参照执行。

9.建立协调统一的工作机制。实现“联合踏勘、联合审查、联合审图、联合测绘、联合验收”。

10.建立市工程建设项目储备库制度,推进区域评估和多评合一。结合洛阳实际重点破解文物审批手续办理和疑似污染地块环境影响评估,制约我市整体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瓶颈问题。

11.推行告知承诺制,实行“容缺办理”。制定工程建设项目“容缺受理”事项清单和承诺制表单,告知建设单位具体的建设要求和标准。

第三部分为统一信息数据平台。建立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依托河南政务服务网,建设覆盖县(市、区)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

第四部分为统一审批管理体系。重点推行“一张蓝图”、“一个窗口”、“一张表单”、“一套机制”。

1.“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建立“多规合一”协调机制,完成“一张蓝图”主要空间规划数据整合,制定工程建设项目年度实施计划。

2.“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在市民之家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窗口。

3.“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分类制定各阶段具体实施细则、审批时间、审批流程等,做到每个审批阶段申请人只需提交一套申报材料,实行“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项审批”。

4.“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建立健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全流程督查督办机制,实时跟踪各部门审批办理情况,定期通报。

第五部分为统一监管方式。包括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信用体系建设”、“对中介和公共服务机构的管理”工作。

第六部分为加强组织实施。成立洛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市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常务副市长、分管城建的副市长为副组长,市政府办公室和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通过建立例会、周报和讲评机制;分工负责机制;倒逼机制;督查、约谈、通报等制度和办法,让人民群众切切实实体会到改革红利,增强办事企业获得感。

四、文件主要特点

(一)改革涉及范围广、要求标准高,有力推动“放管服”改革开展。此次改革内容主要包括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全流程(包括从立项、公共设施接入服务到竣工验收备案)进行改革,主要是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不包括保密、军事、核等特殊工程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由国家、省批准立项的重大工程),覆盖行政许可等审批事项和技术审查、中介服务、市政公用服务及备案等其他类型事项。要求“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 “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改革完成后真正意义上实现企业办事“只跑一次”的要求。

(二)注重统筹协调、统一审批流程,全面提升审批效率。目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中既包括审批事项、审批环节、审批权限、审批时序、审批时限、申报材料、前置条件,也涉及到审批阶段设定、审批流程图分类、审批方式确定,是当前行政审批工作中涉及部门最多、环节最复杂、审批时间最长的一类流程,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较为突出,这次改革提出,要彻底改变过去串联审批、多头审批的模式,打破部门藩篱,以工程建设项目服务需求为导向,采取“减、放、并、转、调”等方式,对审批流程、事项和环节进行全面梳理,大幅调整,构建分阶段审批和并联审批的全新审批流程,全面提高审批效能。通过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一方面将统一的审批事项、统一的审批流程、统一的申报材料固化到系统中,由过去的企业多跑腿变成信息多跑路,提高审批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审批管理系统的建立倒逼审批制度改革,系统之外无审批,必须按照审批系统的要求进行审批,有效解决擅自设立审批事项、擅自增加材料清单的问题,通过在线监控审批部门的审批行为,对审批环节进行全程跟踪督办和审批节点控制,杜绝体外循环,提高审批服务水平。

(三)实行容缺办理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促进转变政府职能。这次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既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抓手,也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抓手。政府从过去的“重审批、轻服务、轻监管”转向更好地服务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去政府审批后,大家都认为这就意味着政府认可了,出了事情都由政府兜底,而且很多时候市场主体的违法成本很低,违法收益却很大,很难营造全社会尊法守法的氛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中要通过实行告知承诺制,促进全社会共同守法。只要项目业主承诺了政府就认可,但同时双方也要书面确认,如果业主违反承诺政府就要按要求处罚业主,切实通过改革推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五、解读机构

市住建局,解读人:孟宪政,联系方式:63222009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