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镇搭建群众“连心桥”开启民意“直通车”

发布时间:2023-08-07 来源:朝阳镇

今年以来,朝阳镇人大主席团把强化镇级全过程人民民主示范点规范化建设作为加强新时代代表工作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文明城市创建、安全信访稳定”6项重点工作,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打造代表联络站、联络点、工作室,并在“用”上下功夫,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着力打通代表与群众联系的“最后一公里”。

一、代表联络站+“工作室”,释放凝心聚力“大能量”

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实现“代表参与全覆盖、履职区域全覆盖”的目标,将现有88名人大代表分设为7个代表联络小组,制定活动计划,定期开展代表活动。并结合选民分布情况,在镇级代表联络站的基础上,再下设2个代表联络室,两个代表工作室,形成全域覆盖,促进代表始终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同时,明确镇人大主席团主席、人大秘书具体负责代表联络工作,负责联络站的活动组织和服务代表工作,切实为代表“就近”、“方便”、“合法”、有序联系选民提供全面支撑。

二、代表联络站+“机制”,搭起纾解民困“前哨站”

人大代表联络站结合“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建设,积极探索“平台+”模式,不断巩固、深化、创新代表平台建设工作,全力打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并结合镇情实际,详细制定了《孟津区朝阳镇人大代表联络站活动制度》、《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接待选民制度》、《人大代表联络站主要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具体明确了代表联络站的职责、工作内容、代表接待工作原则。建立了代表联络站代表活动、接待选民工作台帐,对代表参加联络站活动、接待选民情况进行登记,对选民反映的问题,人大主席团进行调研、研判、交办、跟踪督办,最后向选民反馈。

三、代表联络站+“数字”,催生时时履职“码上说”

注重衍生“代表联络站”工作触角,运用数字化手段、采取微信扫码方式,拉近代表与群众的时空距离。探索推出“选民码上说事”平台,启动“线上线下双接待”模式,确保选民接待“零距离”,全天24小时“不打烊”,形成了“说了有人听、听了有人办、办了有人督、督了有人评”的闭环运行体系。目前,我镇已完成对88名区、镇人大代表“履职码”赋码工作,并在联络站、便民服务大厅接待处实现“码上说”公开全覆盖,方便群众“找代表”。通过探索“选民码上说事”平台这一新渠道、新方式,确实密切了代表与群众的联系,既搭建了代表履职的“连心桥”,又开启了汇聚民意的“直通车”。

朝阳镇把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实,在示范点建设中立足便民建好阵地,充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撰稿:司梦硕 审核:李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