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庄镇清河村扎实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创新工作思路,率先开展送庄镇数字乡村智慧平台创建试点工作,探索建立起街长制服务管理机制,有效推动基层市域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主动作为,积极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一是做实队伍建设“大文章”,建设战斗力强的村两委干部队伍,完善责任分工制度、村干部奖惩制度、实绩考核制度等工作制度,强化服务思维;落实党员管理工作制度和村民代表议事制度,引导村民代表积极参与村两委工作。二是多样宣传再发力,广泛宣传"三零"创建、“平安护夏”、反诈、反邪教等平安建设工作,今年以来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多份,走访群众800余人,宣讲政策58次,举办法制宣讲活动11场。三是强化阵地建设,围绕扩展“7+N”服务功能,高效提升便民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治中心等15个便民服务功能室、1个文体活动广场、1个多功能游园。
主动创新,率先建立数字乡村智慧系统。一是以AI智能化系统推动智慧党建、智慧乡村、民情服务等市域社会治理工作迈向智能化:群众足在微信公众号上反映问题—AI智慧系统反馈—管理员受理问题着手解决—群众随时在线查询办理结果,实现群众诉求“一网通办”;二是智能语音监控系统覆盖全村,结合新配套安装“AI”智能摄像头5个和前期“雪亮工程”摄像头,覆盖了村小学及种植大棚等多处重点部位,智能语音系统实时提醒播报;三是村委工作人员通过智慧平台对乡村日常事件进行处理和维护,为“平安乡村”建设保驾护航。11月份数字乡村智慧系统上线以来共发布村务信息15条,党建信息20条,受理民情服务30余条。
主动务实,探索建立街长服务管理机制。将全村15条街道明确了街长,形成“街长、组长、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五级联动管理机制,负责本街道政策宣传、矛盾的排查与调解、卫生管理等,初步实现了“分级响应、协同处置”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为此村支部建成了专门的矛盾调解室,聘请三名老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专门为群众调解矛盾,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实施街长以来共收集信息96条,调解小矛盾15个,宣讲政策36次,形成“小事不出街、大事不出村”的和谐民风。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平安是人民幸福的底色,送庄镇将立足“平安送庄”建设,以数字赋能乡村建设,努力打造智慧化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切实巩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靳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