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镇位于孟津区北部,南依巍巍邙山,北临滔滔黄河,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城镇。白鹤镇地处黄河中下游分界线,位于小浪底—西霞院旅游风景区的核心区域。境内汉光武帝陵、小浪底—西霞院旅游风景区、西霞湖、翠绿湖、马粪滩等景点星罗棋布,素有“中华之源、黄河明珠、千年古镇、杂技之乡”之美誉。
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严格落实河长制、“河长+检察长+警长”联动工作机制,以最高标准、最严举措强力推进黄河流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一河两路”违法图斑专项治理、黄河湿地保护区鱼塘清退整治修复。将占地600余亩的鸿舜砂石厂搬离湿地保护区,拆除了6条砂石生产线,拆解拖离了24艘砂石船,封堵排污口120个,对湿地保护区内的140余家养殖场、13个鱼塘及黄河渠两侧违建进行了拆除,累计拆除10万余平方米,清理建筑垃圾16万余方。以“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科学发展”为原则,启动万羽洲湿地公园二期工程项目,通过构造、连通水系、植被恢复等方式进行湿地修复,为野生水禽营造生态、安全的栖息环境。制作宣传横幅1200余条、制作宣传录音、张贴发放倡议书30000余份,制作宣传版面200余块,营造浓厚的保护母亲河氛围。牢固树立“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书记、镇长冲锋在前,班子成员以上率下,机关干部身先士卒,一个又一个班子成员和机关同志变身“搬运工”,用汗水守护了母亲河,擦亮了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谱写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壮丽画卷。
围绕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奋力作为
坚持生态打底,大力推进40公里的黄河生态廊道白鹤段招商引资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亲自协调,对接“云上院子”文旅运营公司,打造“中国·堡子寨”文旅项目,坚持高标准、高规格、高起点的规划设计,推动形成“一步一处景、一眼一幅画”的景观,真正将黄河生态廊道打造成景观廊道、产业廊道、致富廊道、幸福廊道。推进“腾笼换鸟”项目2个,引进3000万元山药种植基地、投资5亿元的30000吨/年金属钠节能项目和投资6亿元的天合康养颐养项目;实施在建项目7个,总投资5.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个,中硅高科、黎明化工院项目有序推进;谋划的洛阳欢动世界、黄河堡子寨度假小镇等项目正在积极洽谈。抢抓洛济高端石化产业带建设机遇,全力服务宏兴新能、中硅高科、黎明化工院等省市重点项目,依托孟津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优势,充分挖掘白鹤镇现有资源优势,厚植高质量发展根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赵岭村、落沟村等西部山区种植花椒5000余亩、在崔窑村发展车厘子种植110亩;发展崔窑、铁谢冷库建设、苇园老粗布、白鹤镇花椒种植等11个产业项目,壮大集体经济,实现群众增收。
传承优秀文化、讲好黄河故事
坚持文化铸魂,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厚植文旅发展优势。“2022第三届洛阳乡村文化旅游节”在白鹤镇堡子村盛大开幕;盛情邀约各界媒体记者、孟津县摄影家协会参与摄影、抖音短视频大赛,宣扬白鹤悠久历史文化,展现靓丽人文景观;举办“行走黄河”近百名作家大型采风活动——走进白鹤镇专场,深入挖掘白鹤蕴藏的浓厚文化,唱响黄河最强音;投资55万元对任春华纪念馆进行提升改造,各界人士相继前往参观,成为全市重要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种植油菜花和油葵等作物数千亩,花海绵延数里、清香弥漫白鹤,形成“人在花中游,花在人边俏”的景象;以赵现红为代表的白鹤农民画家将富含地域特色的黄河奇石文化和国画艺术相融合,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新时代白鹤“黄河故事”,扮靓黄河流域风情线。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白鹤镇党委、政府蓄势待发、村两委干部踌躇满志,通过苦干、实干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白鹤力量,绘就“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宏伟蓝图!
(撰稿:吕云鹏 审核:朱晓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