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镇:将黄河生态廊道建成生态廊道、致富廊道、幸福廊道

发布时间:2022-08-25 来源:白鹤镇

近年来,白鹤镇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扎实推进黄河生态廊道建设,把黄河生态廊道建成生态廊道、致富廊道、幸福廊道。

坚持生态打底,建成生态廊道。把生态优先贯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各环节。通过合理确定绿化区域空间,科学优化树种结构,因地制宜合理配置乔灌花草,掀起国土绿化热潮,实现绿廊连荫。共种植雪松、红叶梨、栾树等乔灌花草10万余棵。开展河渠“清四乱”行动,拆除砂石场2个,砂石生产线6条,采砂船24条,封堵排污口85个,拆除湿地保护区、河渠两侧养殖场、鱼塘205个,拆除违建15万余平方米,清理建筑垃圾15万余方,黄河生态明显改善。加强湿地修复力度,建成占地1500亩万羽洲湿地公园,占地2000亩的白鹤洲湿地正在建设,白鹭、天鹅等珍稀动物在此栖息。

坚持路网拉动,建成致富廊道。按照“依托已有、部分优化、近水显水、明界划线、先通后提”原则,统筹建设沿黄快速路、慢行道,因地制宜布局黄河“乐道”,实现路网环通。全长39.42公里的黄河生态廊道白鹤段建成通车,洛济高速廊道连接线、王宁路廊道连接线、长柿线廊道连接线全线贯通,路网的联通,方便了群众出行,提升了全镇投资环境,推动了山药、花椒、小米等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带动了群众增收。

坚持文化铸魂,建成幸福廊道。将汉光武帝陵、河之洲、赤眉冢、蜂王泉、沿黄抗日碉堡群、千亩花海、万亩湿地、西霞院景区、张仪墓、马粪滩景区、小浪底景区等自然人文景观串点成线,串珠成链,讲好白鹤的“黄河故事”。做好“老家老庄、老院老墙、老屋老房、老事老样、老物老墓、老爹老娘”文章,加强黄河沿岸传统古村落保护,留住乡愁。深入挖掘沿黄文化资源,招引云上院子、豫投文旅乡村运营商,保护固态、传承活态、发展业态,打造沿黄精品民宿集群,促进沿黄旅游发展。


(撰稿:王成斌 审核: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