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至11日,洛阳市普通高中教育工作会议在孟津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总结全市普通高中教育工作、表彰先进教育教学集体和个人、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洛阳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席建强参加会议并讲话,区委书记杨劭春向大会致辞、区政府副区长孙志云参加会议。
区委书记杨劭春在致辞中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洛阳群贤聚会孟津,共商教育发展大计,是孟津教育的一大喜事、一大盛事。杨劭春代表孟津区委、区政府和55万孟津人民,向与会的教育工作者表示诚挚的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孟津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八百诸侯会盟之地、九曲黄河第一古津。孟津北依黄河,南融洛阳,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地、令人向往的黄河明珠、充满活力的发展热土,河图之源、六朝帝京、邙山福地、黄河明珠是美丽孟津的文化名片。杨劭春谈古论今热情向大家推介孟津,他说: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三尺讲台,关系未来。孟津历来崇文重教、尊师尚学,西汉大文学家贾谊、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一代名相狄仁杰、大书法家王铎、洛阳才子雷英夫等历史名人或出生于孟津,或长期生活在孟津,成为孟津的骄傲。特别是从明清两代开始,孟津的书院私塾在洛阳地区首屈一指,除县办儒学外,孟津开办有半官方的平津书院、河清书院、龙图书院、四知书院等。这些扎根乡土的文化学院,催生诞育出有姓名可考、有年代可证的孟津进士60多名、举人200多名,贡生、监生等不下3000名,教育也一直是孟津人引以为傲的一张名片。
前人筚路蓝缕,我辈砥砺前行。站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高度,杨劭春诚恳向大家介绍近年来孟津教育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孟津坚持把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实施“名校名师名校长名课堂”计划,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投入逐年增加,教育资源不断优化,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尊师重教氛围日益浓厚,教育事业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打响了孟津教育品牌。特别是在今年高考中,我区被清华北大录取6人,被985/211高校录取270人,高考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
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杨劭春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新的契机,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实现新跨越,始终坚持教育超前发展、优先发展、均衡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让全区人民享有更好、更高质量的教育。
孟津不墨千秋画,黄河无弦万古琴;好山好水好风光,有诗有景有远方。杨劭春真挚邀请、衷心希望大家常来孟津走一走、看一看,在这里感受“诗和远方”的美好!诚挚恳请大家多宣传推介孟津,多为孟津发展“传经送宝”!
围绕“新高考下的学校管理”“追寻教育的本质”等主题,与会教育工作者深入开展教学工作研讨。
会议对全市普通高中教育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会议强调,培养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要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又要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从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到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再到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都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是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抓手。
会议要求进一步肯定成绩,正视差距,牢牢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使命,准确把握洛阳教育教学发展方向,深化机制改革,创设最优管理体制;强化教研,提升教师个人素养;精神立校,做好理想信念教育;深化课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善增值评价,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坚持发展品质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努力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撰稿:王笑天 审核:王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