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和实践水平是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方面。4月19日,从洛阳市孟津区卫生健康委获悉,该区采取“123”工作机制,让急救体系建设“更高效更给力”,以有效应对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切实保障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成为该区“健康孟津”建设的一大亮点。
——建强一支应急队伍。该区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指挥”的原则,建立了一支42人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分3个小分队,每队14人,分别由应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员、后勤保障人员、司机等组成,每队设队长1名,所有队员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更新队员资料,为救援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两大建设实现双提升。一是实现急救站点标准化建设。完善急救分站布点,明确站点功能定位,提升服务能级。目前该区设有急救站点5个,其中标准化急救站3个,急救点2个。全区救护车辆55辆,2023年一季度接到120求救电话9986次,受理常态求救电话4785次;二是改造提升120急救指挥体系,统一指挥调度,实现了全程电子地图定位、视频、电话、轨迹回放等全方位一体化监控和院前救治急救信息的实时传输及共享,急救调度负荷能力、院前协同救治能力大幅提升。
——三措并举提升急救能力。一是提升急救队伍实操能力。坚持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应急救援演练,通过演练,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内容,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提升岗位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实战能力。二是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制定应急培训计划,全面加强应急知识、应急技能培训,强化各成员业务技能学习,提高应急处理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已开展培训10期。三是提升公众急救自救能力。通过“急救知识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开展全民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等自救互救知识现场培训,并通过媒体进行宣传,让急救知识与技能家喻户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