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抓好甘薯育苗及移栽期腐烂茎线虫病防控

发布时间:2024-03-22 来源:

腐烂茎线虫病是我国规定的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也是我区甘薯生产中长期存在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在甘薯整个生育期均能侵染为害,苗床上造成薯苗矮小、发黄、稀少,茎基部出现斑驳,髓部褐变,剪断后很少流白浆或不流白浆,重病苗糠心可达秧蔓顶部;生长期茎蔓被侵染可造成地上部分变短、基部表皮褐色龟裂、髓部褐色干腐,严重时导致主蔓枯死;薯块染病因侵染途径不同,表现为糠心型、糠皮型及混合型 3 种症状,糠皮型同时还会受到土壤中其他病菌的二次侵染造成腐烂,轻发病田造成甘薯减产5%~10%,重病田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贮藏期可造成烂窖,损失可达50%以上。甘薯作为我区丘陵旱区的主要经济作物,控制甘薯腐烂茎线虫病危害,应引起各地高度重视。

主要防控措施:

1、植物检疫

在甘薯育苗关键时期,育苗基地要进行核查备案,产地检疫合格的薯苗才能用于销售、移栽。同时,严禁由病区向无病区引种、引苗,病区所育薯苗必须经过药剂处理后方可栽种。

2、农业防治

(1)选用抗耐病品种。

(2)合理轮作、倒茬。无病区连种2~3年甘薯后换茬,病区应与玉米、小麦、谷子、棉花等非寄主作物进行3~4年的轮作,以减轻线虫积累量,注意不能与马铃薯、豆类作物轮作。

(3)高剪苗栽插。取苗时,剪苗位置要高出床面3cm以上,可除去易感病的白色地下部分,降低秧苗带病入田机率,同时推荐覆膜种植,提高移栽成活率。

(4)水肥管理。加强肥水管理,使用50℃以上高温发酵处理的腐熟有机肥,重病区尽量不施土粪,以氮肥配合磷酸二氢钾补施,防止土粪传病;使用清洁水源灌溉。

(5)清洁田园。腐烂茎线虫主要靠病薯、病蔓、病薯拐传播。在整个病株中,以病薯块内腐烂茎线虫最多,且经一冬一春冻晒,几乎还能全部成活。因此发病区在春季育苗期、移栽期,要及时清理田间带病的薯块、薯秧、笼头、薯根,带出田外集中销毁,降低病源基数;甘薯田栽苗机械转场时,机具上粘附的病残组织要清除干净。

(6)培育无病壮苗。在选用无病种薯的基础上,育苗时用50~55℃温水浸种薯10分钟,杀死种薯表皮下7mm深处的线虫。

(7)调整种收时间。重病地,春薯早栽推迟至5月中旬栽植,提前到9月底或10月初收获,以避开腐烂茎线虫危害盛期。

3、药剂防治

根据病害发生种类与发生时期,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合理混配药剂,确保农药施用的安全间隔期。

(1)苗床药剂处理

育苗前用50%辛硫磷乳油50mL+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30g,对水100kg,均匀泼浇苗床;选择无病、大小均匀的种薯,整齐摆放在苗床上后,用50%辛硫磷乳油50mL+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30g+碧护20g,对水100kg,泼浇种薯,泼浇后盖土、覆膜;薯苗移栽前再用50%辛硫磷乳油50mL+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30g(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10g)+碧护10g,对水100kg泼浇薯苗后,第二天进行剪苗。

(2)移栽期药剂处理

蘸苗:移栽前可亩用20%三唑磷微囊悬浮剂或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或21%阿维·噻唑膦水乳剂等1kg对水稀释5倍,或亩用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100g对水稀释100倍,将甘薯秧基部理齐插入药液10cm以上深度浸泡10分钟,取出沥干栽插,剩余药液加入大桶定根水随水浇下;也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或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400倍液,加入适量泥土,成泥浆状,蘸薯苗茎基部10cm、10分钟后栽植,注意随蘸随栽,不可放置。

灌穴:在种植甘薯时,每穴浇灌50%辛硫磷乳油或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2000~2500倍液0.5kg;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水肥药一体化技术,随水滴施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50mL/667m2,或50%三氟吡啶酰胺悬浮剂33mL/667m2。

毒土穴施:薯苗栽种前,亩用10%噻唑磷颗粒剂1 kg,对细沙30 kg拌匀,每穴施毒土10g,先浇水栽秧,后施药土再覆土。

土壤处理:重发田块用10%辛硫磷颗粒剂2~3kg/667m2,或10%噻唑膦颗粒剂1.5~2kg/667m2,或5.5%阿维·噻唑膦颗粒剂1kg/667m2,随耕地撒施。

重病区可采用蘸苗、灌穴、毒土穴施(土壤处理)三管齐下的办法,防效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