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区2024年小麦中后期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4-02-27 来源:

据农业农村部、省市植保植检站会商及区植保技术人员分析,预测今年我区小麦中后期病虫草害呈偏重发生态势。病虫草害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为切实做好防控工作,保护小麦生产安全,保障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取得新成效,特提出如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重点防控对象

   今春,全区小麦生产要重点做好赤霉病、茎基腐病、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叶锈病、穗蚜、地下害虫、麦蜘蛛、粘虫等病虫害的防控,以及麦田节节麦、看麦娘、野燕麦、雀麦、猪殃殃、婆婆纳等恶性杂草的防除。

二、技术措施

   (一)严密监控小麦条锈病。要全面落实“准确监测、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防控策略,一旦发现发病中心,及时开展统防统治、应急防治,严防大面积流行危害。防治药剂可选用戊唑醇、丙环唑、氟环唑、粉唑醇、己唑醇等,药剂用量严格按照产品推荐剂量。上述药剂可兼治纹枯病、茎基腐病、叶锈病、白粉病、叶枯病等病害。

  (二)适时开展春季化学除草。小麦返青后至拔节前正是春季化学除草的关键时期,冬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可在日均气温稳定在6℃以上,且未来5天内没有大幅度降温,选择晴好天气于上午10点~下午4点施药,根据当地草情、草相,选准对路药剂,采用适宜剂量,进行麦田杂草防除。以野燕麦、硬草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炔草酯、唑啉·炔草酯、甲基二磺隆等药剂防除;以节节麦、蜡烛草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甲基二磺隆、二磺·甲碘隆等药剂防除;以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等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环吡·异丙隆、啶磺草胺·唑啉草酯、氟唑磺隆、甲基二磺隆等药剂防除;以播娘蒿、荠菜、婆婆纳、牛繁缕、麦家公、猪殃殃、泽漆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双氟·氟氯吡、双氟·唑草酮、2甲·氯·双氟等药剂进行防除;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生的麦田,可根据草相选择合适药剂混配使用。施药中应避免重喷、漏喷和漂移,严防对周边作物和后茬作物产生药害。

  (三)早控土传病害和虫害。小麦返青拔节至孕穗期,针对茎基腐病、纹枯病、孢囊线虫病等土传病害发生较重田块,实施喷药早控。对小麦茎基腐病病株率达5%的田块,选用丙硫菌唑、丙硫唑、吡唑醚菌酯、叶菌唑、氰烯菌酯、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氯氟醚菌唑等单剂及其复配药剂,以每亩30千克以上的药液量对准麦株茎基部喷淋,以确保防治效果;对小麦纹枯病病株率达15%田块,选用己唑醇、戊唑醇、丙环唑、氟环唑、烯唑醇、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多抗霉素、井冈·蜡芽菌等药剂;对小麦孢囊线虫病发生田块,可采取增施氮磷肥、浇水、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措施,促进小麦健壮成长,减轻危害。另外,当麦圆蜘蛛和麦长腿蜘蛛平均33厘米行长螨量分别达到200头和100头时,选用联苯菊酯、阿维菌素、哒螨灵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小麦蚜虫发生危害较重田块,选用噻虫嗪、吡蚜酮、高效氯氰菊酯等喷雾防治。

  (四)适时科学预防赤霉病。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科学研判,及早准备,主动预防,确保防在发生流行之前。一要掌握好防治时机。要密切关注抽穗扬花期天气预报,如有3天以上连阴雨、大雾或结露天气,并伴随气温持续偏高等适宜病害流行天气,也应在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组织实施喷药预防。二要选好对路药剂。要选用安全、高效、长效、降毒素和耐雨水冲刷的农药品种和剂型,可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叶菌唑、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丙唑·戊唑醇、氰烯·戊唑醇、戊唑·百菌清、戊唑·咪鲜胺等。要注重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发展。根据药剂种类、剂型和防治作业时天气条件,可适量添加适宜的沉降剂、粘着剂、渗透剂等助剂。施药后6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喷。

  (五)灌浆期综合用药。小麦灌浆期是多种病虫发生危害高峰期,要根据病虫发生的实际情况,将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叶面肥等,科学配方、混合喷洒,综合控制白粉病、锈病、叶枯病、麦穗蚜、粘虫等多种病虫危害,防早衰,防干热风,实现“一喷三防”。杀菌剂可选用丙硫菌唑·戊唑醇、丙唑·戊唑醇、氰烯·戊唑醇、戊唑·百菌清、肟菌·戊唑醇、戊唑醇、丙环唑、叶菌唑、氟环唑等;杀虫剂可选用联苯·呋虫胺、联苯·噻虫嗪、噻虫·高氯氟、噻虫·吡蚜酮、噻虫胺、双丙环虫酯、吡蚜酮、噻虫嗪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选用氨基寡糖素、芸苔素内酯、赤·吲乙·芸苔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