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长中后期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病斑近圆形或长椭圆形,表面覆有一层白粉状霉层,可为害叶片、叶鞘、茎秆和穗部。小麦受白粉病为害后,叶片绿色部分被白粉病霉层覆盖,发病重时,整个植株从下到上均可被灰白色霉层覆盖,光合作用的效能显著降低,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
据区植保站近期调查,小麦白粉病平均病田率3.6%,病株率4.5%,病叶率1.1%。稻茬麦田、高水肥田及群体较大田块发病较重,严重地块病株率达43%。近期我区普降中雨,降雨覆盖面广、持续时间长,雨后温度将迅速回升,非常有利于白粉病、锈病等病害的发生流行。目前该病处于初发阶段,正是防治的有利时机,望广大农户迅速开展查治工作。
防治指标:病株率15%或病叶率5%。
防治方法:亩用43%戊唑醇悬乳剂20毫升或25%丙环唑乳油25~35毫升或30%己唑醇悬浮剂8~12毫升或12.5%氟环唑悬浮剂48~60毫升兑水45kg均匀喷雾,重发生田块间隔7~10天再喷一次。使用植保无人机防治亩用药液量应不低于1.5升。
(撰稿:卢西平 审核:徐克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