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区十月上旬降雨偏多,土壤墒情适宜,导致麦田杂草发生密度较高。据植保站近期调查,一般地块每平方米有草10-30株,严重地块每平方米50-150株,主要以猪殃殃、婆婆纳、节节麦、野燕麦、播娘蒿、麦家公、泽漆等为主。
防治麦田杂草的最佳时期是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此时杂草已基本出土,麦苗较小,田间的郁闭度小,杂草小且组织幼嫩,抗药性差,此时防治不仅用药量小、成本低、效果好,而且还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飘移药害的发生。望广大农户抓住草龄小、易防除的有利时机,及时防除麦田杂草。
防治方法:
1、中耕除草。
2、猪殃殃、荠菜、播娘蒿、婆婆纳等阔叶杂草:每亩可选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毫升或5.8%双氟·唑嘧胺悬浮剂10毫升,或10%苯磺隆可湿粉10-15克兑水喷雾 。
3、看麦娘、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每亩可选用6.9%精恶唑禾草灵浓乳剂100-150毫升或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40-60克兑水喷雾,对节节麦为主的麦田每亩用3%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30毫升兑水喷雾。
4、禾本科、阔叶混生杂草:每亩选用6.9%精恶唑禾草灵乳剂100毫升或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30-40克,混配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毫升兑水喷雾。
5、亩用水量:手压喷雾器30-40公斤,机动喷雾器15-20公斤。
注意事项:
施药时间要掌握在主要杂草基本出齐、小麦3-5叶、杂草2-4叶期。
1、选择晴好天气,于上午10点~下午4点施药。
2、药剂应两次稀释并严格按要求配比施药,选择干净的水配药,不能用浑泥水,否则会降低防效。
甲基二磺隆在强筋麦、优质麦上禁止使用,且不宜与2,4-滴和长残效除草剂混用,以免出现药害。
(撰稿:张华敏 审核:赵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