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情况
2022年以来,孟津区交通运输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2022年度依法治国重点工作为主线,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规范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法行为。
二、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情况
(一)路面治超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强化公安、交通联合治超常态化机制,加强跨区域联合治超管控,依托固定超限站,对超限超载行为进行全方位治理,坚持做到24小时不间断执法,严格执行“一超四罚”。重点推进源头超治,建立货运企业管理台账,实行网格化管理,每周一次监督巡查,检查重点货运源头企业,规范货运源头企业装载行为。出动执法人员5700 余人次,检测大型货运车辆61万余台次,查处超限超载车辆 311台,卸载车辆311台次,卸货2215吨,拆解私自改型营运车辆7台,走访和上门服务企业82余次。
(二)道路运输市场执法监督情况。目前全区有危险品运输企业20家,普通货物运输企业34家,客运企业6家。执法大队坚持对全区运输企业进行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组织对运输企业进行“双随机、一公开”行政执法检查,重点执法检查“两客一危”车辆,开展“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种扰乱客运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创造我区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道路运输市场安全、健康、稳定发展。共检查“两客一危”车辆2500台次,查处运输企业违法案件30起。
(三)路域环境治理情况。持续开展路域环境治理工作。执法人员坚持每天不间断巡查国、省干线公路,对各种路域环境违法案件进行查处。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对辖区内国省干线的涉路违法行为开展路域环境联合整治行动。“三夏”和“秋收”期间集中治理马路市场和打场晒粮,召集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召开联席会议,提前向各镇区人民政府送达《工作提示函》,联合辖区镇政府和派出所深入各村进行宣传引导,形成了路、警、镇、村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共查处路政违法案件73件、清理占道经营摆摊设点350起、清除打场晒粮2400多平方、拆除非法广告牌186块。
(四)基层站点执法转型情况。全面落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措施,平乐公路超限检测站先行先试,在转变执法理念,创新监管手段,完善制度机制,提高执法效能,筑牢科技支撑,提升执法形象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为超限站执法转型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
(五)交通运输综合执法体系建设情况。以孟津区划调整、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改革为契机,努力推进南北区快速融合,整合执法队伍,使其成为一支队伍,推动大队内设机构优化,提升交通执法履职能力和效率,统一思想、统一工作标准。持续加大对执法人员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并教育和引导全体执法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作风硬、纪律严、形象好的交通执法一流队伍。
(六)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根据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安排部署,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车辆900台次参与高速、国省干线、城区周边13个疫情防控卡点,充分发挥“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精神品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坚持“防疫、保通”两不误,认真执行上级关于民生物资保通保畅的措施,坚决防止病毒通过交通运输传播,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生活平稳有序。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培训,提高交通执法队伍素质。对现有的交通执法人员,加强交通法律知识的培训,使执法活动规范化、标准化。
(二)不断转变行业监管理念。本着“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推行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创新,借助综合监管平台的比对分析,对行业安全隐患、异常事件进行预警,打破传统的通过执法人员“扫马路”式巡查,降低执法人员工作强度和压力,将有限的执法力量投放到重点区域和环节,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推进行政执法监管模式转变。结合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总结推广非现场执法工作经验,不断提高非现场执法案件比例。全面推行“双随机”抽查监管工作。探索推进跨部门联合执法,推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
(四)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及时向新闻媒体提供新闻线索,运用社会舆论的力量协助交通执法,培养交通执法人员队伍综合能力,让公众及时了解事实和执法状况。
2023年2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