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5日在县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张雅莉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作孟津县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我县经济发展调中求进,稳中求增,转中促好。在此基础上,预算执行总体较好,年度预算收支任务圆满完成。
(一)2015年预算收支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2015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30741万元,为预算129320万元的101.1%,较上年增长12.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90261万元,增长15.1%;非税收入完成40480万元,增长6.2%。
●在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上级对我县各项转移支付补助50498万元,税收返还3622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1351万元,加上上级追加专项资金62348万元和上年结转结余9053万元,全县财政支出预算为257613万元,实际支出253910万元,增长10.3%。主要支出项目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2539万元,下降19.7%;公共安全支出9964万元,下降2.3%;教育支出46742万元,增长19.4%;科学技术支出2587万元,增长12.8%;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013万元,下降17.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072万元,增长73.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8092万元,增长20.5%;节能环保支出5476万元,下降34.7%;城乡社区支出18523万元,下降11.2%;农林水事务支出55946万元,增长20.3%;交通运输支出4598万元,下降3.4%;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8560万元,下降17.7%;商业服务业等支出2955万元,增长75.5%;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3083万元,增长0.6%;住房保障支出11392万元,下降12.7%;粮油物资储备支出555万元,增长28.5%;其他支出8813万元,增长470.8%。一些项目跨年度执行,结转下年支出3253万元。
●2015年,县本级财政收入完成55363万元,税收返还2796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933万元,体制结算净补助88853万元,县本级财政财力147945万元;加上上级追加专项资金46504万元和上年结转结余9053万元,县本级支出预算为203502万元,实际支出198378万元,增长25.5%,结转下年支出3253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
●2015年,政府性基金收入55619万元,同比增长12.8%。政府性基金支出73363万元(含上级专项补助),同比增长26.3%。
(二)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中所做的主要工作
过去的一年,财政部门按照县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有关决议和审查意见,认真谋划,主动作为,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着力强化财政收支管理,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1、严格落实中央稳增长、惠民生政策。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探索出台激励农民进城购房的政策措施;积极落实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政策;加快推进财政性涉企资金基金化改革;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快推广运用PPP模式;加大土地收储力度。这些国计民生政策的落实,提升了财政保障能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2、狠抓增收节支,提升财政支撑能力。千方百计组织财政收入,加强收入征管,做到应收尽收;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1亿元,支持我县公共事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创新融资模式,利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合理调度资金,突出改善民生。
●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积极筹措拨付资金10.4亿元,用于G310国道、县城新区道路、洛吉二期道路和洛阳循环经济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融资模式,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带动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对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我县上报6个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全部进入省PPP项目意向库,其中医院项目入选财政部对外公布第二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企业发展。安排产业优化资金3000万元,安排科技创新资金300万元,助推企业发展;积极落实小微企业发展扶持政策,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大力支持节能环保。落实节能环保资金5476万元,支持淘汰落后产能、重点节能工程、节能技术改造和环境保护。
●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一是积极支持粮食生产。兑付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784万元,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拨付财政资金2.6亿元。用于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建设、林业、蔬菜发展等。各种惠农资金的拨付促进了我县特色农业生产发展。三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拨付财政资金1亿元。用于扶贫、退耕还林、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民生活水平均得到改善。
●保障改善民生。一是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拨付各项社会保障基金3.4亿元,确保参保人员享受到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构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体系,推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基层医疗综合改革。二是拨付资金6340万元,用于落实老干部政策、农村五保户供养、城乡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补助、在乡老复员军人等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补助、义务兵家属优待金、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偿金、80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等。三是支持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拨付资金4.7亿元,用于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开展,农村文化建设等教育文化发展。四是加强住房保障工作,全县财政住房保障支出1.14亿元。
3、推进财政改革创新。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公务支出制度。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理财观念。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和公务卡制度改革。深化政府采购和财政投资评审改革,今年政府采购规模2.2亿元,节约率7.5%;评审项目319项,审核资金14.8亿元,审减资金1.7亿元,审减率达11.2%。着力构建财政“大监督”格局,从制度、机制上保障了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
一年来,各项财政工作取得新进展,这是县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加强监督、有力指导的结果,是各部门以及全县人民艰苦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财政改革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是财税体制改革工作压力大,任务重。国务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划定了路线图,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2016年基本完成重点工作和任务,2020年(“十三五”末)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二是县域可增财力仍然很小,受制因素多,形成可使用财力难。我县产业集聚规模较弱,经济发展规模受限,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量在9县(市)中仍属于中游,支柱税源受宏观政策和环保等要件的影响持续减收,我县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难度加大。三是支出压力巨大。随着民生领域越来越广、民生政策越来越细、要求财政的投入越来越多,财政刚性支出较大,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出更多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工资改革、养老改革等也需要更多财政资金投入,财政困难局面短期内难以缓解。四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部分传统行业生产经营依然困难,投资后续支撑能力不足,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稳增长、保民生仍处于难中求进状态。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6年预算安排情况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关键一年。编制好2016年预算,对于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依法理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指导思想
2016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和市委十届十五次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围绕全县“一个目标、三个定位、五大战略”总体发展思路,克难攻坚,真抓实干,着力支持优化结构促转型,着力支持改革创新增后劲,着力支持创造优势强支撑,着力支持改善民生促和谐,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统筹各项财力配置;提升财政预算管理水平,增强财政政策的前瞻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预算评审和预算绩效管理,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构建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公共财政的基本定位,科学界定财政支出范围,积极做好公共财政应该去做的事项,有所为有所不为。二是坚持统筹平衡,突出重点原则。统筹全县财力,整合政府与社会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将财政政策优先支持科技创新、战略产业发展,向重点发展地区倾斜,向促进社会和谐倾斜。三是坚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的原则。既要考虑年度预算安排,也要考虑与中期滚动预算和财政“十三五”规划的关系,体现跨年度财政平衡的要求。四是坚持绩效与公平兼顾原则。不断探索绩效管理的新途径,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效益,更加注重存量调整和效率优先,确保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同时要发挥好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的职能作用,加大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投入,加强社会弱势群体托底保障工作,更大范围增强人民福祉。
(三)2016年全县财政收入计划
2016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建议按增长9%安排。
(四)2016年收支预算
按照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预算统筹安排如下: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收入安排
2016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计为142510万元,增长9%。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为59840万元,增长8.1%。具体项目情况:
●税收收入:2016年县本级税收收入预计为35650万元,较上年完成增长8.1%。其中:增值税5300万元,较上年完成增长8%;营业税2250万元,较上年完成增长8%;企业所得税4710万元,较上年完成增长8%;个人所得税590万元,较上年完成增长7.9%;城市建设维护税880万元,较上年完成增长8.5%;房产税260万元,较上年完成增长8.3%;印花税110万元,较上年完成增长8.9%;城镇土地使用税1750万元,较上年完成增长8.2%;土地增值税240万元,较上年完成增长7.6%;耕地占用税15700万元,较上年完成增长8.2%;契税3860万元,较上年完成增长8.1%。
●非税收入:2016年县本级非税收入预计为24190万元,较上年完成增长8.1%。
需要说明的是,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精神,收入预算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由收入任务数变为收入预计数。
(2)支出安排
主要支出项目情况:
●教育支出44923万元,增长10.6%;
●科学技术支出2500万元,增长23.8%;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991万元,增长56.8%;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094万元,增长34.9%;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1930万元,增长48.7%;
●农林水支出17123万元,增长56.1%;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159万元,增长23.3%。
2、政府性基金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16年政府性基金及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预计完成70734万元。主要支出项目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彩票公益金等。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779万元,支出3131万元;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0496万元,支出7434万元;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6247万元,支出5249万元;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183万元,支出978万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入18882万元,支出15434万元;
●生育保险基金:收入217万元,支出180万元。
(五)认真抓好2016年预算执行
1、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加强税收征管,堵塞征管漏洞,做到应收尽收,建立税收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稽查和清欠力度,确保各项税收及时、足额入库。强化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政府非税收入管理。
2、全面强化财政职能。
●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和全面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等各项改革;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保障民生改善。着力保基本、兜底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统筹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落实促进就业创业的财税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增强政府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在保证工资发放和机关运转的同时,确保重点民生项目建设支出需要。
●适应经济新常态,支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切实把工作着力点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支持强力实施创新驱动,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统筹整合涉企资金,以发展优势产业为主导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提高全县宜居水平。
●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有机产品为方向,统筹资金支持高标准粮田、农业产业化集群、生态农业、有机农产品基地等建设,实现稳粮保粮和富民强县双赢。
3、加强项目资金争取工作。抢抓机遇,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项目的争取工作,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运用PPP模式撬动各种社会资金,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全县经济稳定增长。
4、全面推进依法理财。以强化法制建设为保证,完善财政监督职能,规范监督程序和手段,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及绩效评价考核。依法查处各种财政违法违纪行为,积极探索新的财政管理方式。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全面公开财政政策信息,主动接受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透明运行。
各位代表,完成2016年预算意义重大。新的蓝图已经展开,新的奋进已经启程。我们要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政协监督支持下,进一步唱响干事创业的主旋律,凝聚干事创业的新合力,营造干事创业的好氛围,为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十三五”的崭新开局而努力奋斗!
(于洋)